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124 篇文章
45歲的王先生身高一米七,體重90公斤,在今年的體檢中發現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偏高、尿酸偏高,真正成為“高高”人群。看過了幾個專科,醫生都告訴他,要好好管理自己的飲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之后如何進展,飲食是關鍵環節之一。 和王先生一樣,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作為純純的東方人,很多人不知不覺偏離了傳統的東方飲食結構,開始向西方飲食偏移。與之相對應,我國的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發病率持續增高,這些慢性病的并發癥——心腦血管疾病也成為危害現代人健康的“殺手”。如果要預防、控制這些慢性病,飲食結構的調整配以能量攝入的控制是最基本的方法。 什么是膳食結構? 膳食結構是指膳食中各類食物的數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主要的膳食結構模式介紹 主要的膳食結構模式有三種 1.東方膳食模式 2.西方膳食模式 3.地中海膳食模式 東方膳食模式 東方膳食結構模式是以亞洲國家的飲食習慣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飲食結構, 特點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食品多不作精細加工。以我國為例,主要表現為糧食、蔬菜、水果攝入較多。脂肪攝取量低。 不同亞洲國家其飲食也有差異。例如,在我國,居民死亡率占前三位的慢性疾病依然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有學者認為,這可能與我國居民攝取肉類中豬肉為主,占64%有關,豬肉中飽和脂肪含量也高也很高,對人體健康不利即使是瘦豬肉,脂肪含量依然要要高于肥牛肉、雞肉。 日本也是東方膳食模式,但與我國不同,其肉類以魚類為主,這可能與日本臨海,魚類更易獲得有關。由于魚類中的蛋白為優質蛋白,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依照這種膳食模式,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西方膳食模式 西方膳食結構模式特點為動物性食物占比例大,優質蛋白在膳食結構中占比例高,糧谷類食物少,膳食營養上具有高熱量、高脂肪(膽固醇)、高蛋白質的“三高”特點。 西方飲食一般表現為攝入紅肉、 加工肉類、 精制谷物,飲食營養素以脂肪和糖為主,。營養流行病學研究認為,西方飲食結構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 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是以意大利南部和希臘大部分地區居民的膳食結構為基礎的飲食結構, 這些國家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發病率、死亡率最低,平均壽命比西方其它國家高17%。 地中海膳食結構特點為食物成分主要包括全麥、橄欖油、蔬菜、水果、魚、海鮮和豆類, 加上適量的紅酒和大蒜。 其它新興膳食結構 DASH 飲食 DASH飲食是由997年美國高血壓防治計劃(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發展出來的飲食,中文音譯為“得舒飲食”。理論基礎為飲食中攝食足夠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奶,減少飲食中鈉的攝入量,維持足夠的鉀、鎂、鈣等離子的攝取,并盡量減少飲食中油脂量(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油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 飲食主要特點為含有豐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以及較少量的飽和脂肪、膽固醇和精制谷物。DASH飲食可改善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危險因素,DASH飲食被連續6年被評為年度最佳綜合飲食方式。 素食飲食 素食飲食,顧名思義,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物中以谷物、水果、蔬菜、堅果為主, 適度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減少動物脂肪、糖及鹽的攝入量。素食配合低脂可以明顯改善血糖和血脂等代謝指標。 北歐飲食 傳統北歐飲食里,肉是王道。蔬菜占比很小,這也與北歐的極端氣候條件有關。但近年來,新北歐飲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推崇。新北歐飲食強調季節性、可持續性、健康和食物質量。這種飲食模式以植物為基礎,強調主要應用根部蔬菜、卷心菜、蘑菇和北歐國家當地種植的其他產品,以及肥魚和全谷類食品。 從以上的膳食結構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膳食結構的產生和普及具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征, 一個國家或地區由于存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 通常會有特定的食物種類, 從而形成特定的膳食結構。了解自己目前的膳食結構,知曉利弊,適當調整,維持膳食平衡,更加有利于健康的維護和促進。 現代生活的快速變化,已經改變了我們既有的傳統的東方膳食結構,開始向西方膳食偏移,這種偏移也導致大量代謝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激增。在了解到各種膳食結構的優勢后,可以對個人的膳食結構進行調整,去“弊”引“益”,形成習慣,動態觀察代謝指標,幫助個人提高健康素養,獲得更高水平的健康。 作者: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內分泌科 李穎 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