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時要避免講大道理,主要教他們避免火災發生,和發生火災時如何保護自己的方法。
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利用游戲開展幼兒消防安全教育,不僅可以讓他們樂于參與,而且能讓他們牢記學到的方法和技能。
以下是幾個實用性強,教具簡單的幼兒消防安全游戲,幼兒園和家庭都可以做。 1 看到日用危險品要向家長報告 在幼兒引發的火災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幼兒玩火和其他日用危險品造成的。傳統預防這種火災的方法是對幼兒講道理,告訴他們玩火和其他日用危險品的嚴重后果,這是有問題的。 因為幼兒基礎知識水平低,抽象思維能力弱,很多道理他們聽不懂。 相關的典型宣傳畫有這么個畫面:一個幼兒在玩火,旁邊一位老人教育他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本身就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一來講大道理幼兒聽不懂,二來平時不把火柴、打火機收藏起來,看到幼兒玩火了才阻止、教育他,晚了。如果你沒看到時他玩,不就危險了嗎? 如果在他沒在玩火的時候教育他不要玩火,效果也好,因為這樣反而可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 正確的方法是 教育幼兒,看到火柴、打火機和其他日用危險品要向家長報告,家長及時表揚孩子,并把它們儲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同時告誡自己,這些東西不能隨便放。 教育幼兒認識日用危險品并在看到后向家長報告,比較容易做到,家長把它們收藏起來,孩子玩不了它們,也就避免由此導致火災。有關道理,等他們大些后再講。 把這項教育轉換成游戲的方法是,在一塊大紙板或木板上畫一個家庭客廳的場景,再制作許多單個的,背面帶粘貼紙的日用危險品小圖片,如火柴、打火機、花露水、指甲油、汽油等等,以及許多非日用危險品小圖片,如糖果、肥皂等等。 老師先教孩子哪些是日用危險品,哪些不是。然后隨機地把部分圖片貼在場景畫上,讓孩子說出哪些是日用危險品,全說對的要表揚,并告訴孩子,在家里看到這些東西的實物,要向家長報告。 2 身上著火怎么辦 孩子自己身上著火了,往往會哭喊著跑去找家長,這樣做很危險,奔跑時風助火勢,越燒越旺。最好的處置方法是站住,用手蒙住臉,就地打滾,把火壓滅。這種方法可以用3個動作,6個字表述:“站住,躺倒,打滾”。 游戲的方法是 準備一個大墊子或地毯,在孩子的背上系氣球,地上放氣球,或貼上剪成火焰形狀的粘貼紙,讓孩子躺下打滾,把氣球壓爆了或左右滾幾次就算成功。 3 煙氣層下逃生 在火災中,70-80%的死亡是火災煙氣導致的。火災煙氣比空氣輕,在建筑物里,它先沿天花板或樓頂蔓延,再逐漸往下擴散。逃生時的一大要領是根據煙氣層的高度,采用直立、彎腰或匍匐等不同的姿勢行進,以盡可能少地吸入煙氣。 游戲的方法是,先教孩子各種行進的姿勢,尤其是比較難做的匍匐行進,可以讓他們做匍匐行進的比賽,激發他們的競技心,又讓受到訓練。然后準備一條白被單,讓4個幼兒或家長、老師握住被單的4個角,慢慢由高往低降下,讓孩子們根據被單的高低,采用不同的行進姿勢在被單下通過。誰的頭部或背部碰到被單,誰出局,最后留下的幾名是勝利者。 通過學習,幼兒在真遇到火災時,就會用正確的姿勢逃生,老師可以關注是不是所有的幼兒都跟著出來了,而不是他們逃生的姿勢是否正確。 這種游戲要多次做,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必要的技巧。幼兒園每次做完游戲,都要用微信群發消息給全體家長。 給家長的微信里要多講道理。例如告訴家長哪些物品是日用危險品,它們的火災危險性以及典型的火災案例,在家里要儲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孩子發現它們并報告家長后,一定要給他們獎勵。 家長獎勵了孩子后,還要給幼兒園老師回信息,老師再當眾表揚報告的孩子,讓其他孩子仿效。家長讀了微信,按要求做,不僅使孩子更安全,自己也學到有關知識,提升了自己的消防安全素質。 END 文|范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