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wig教授團隊培育的猴子Grady - OHSU
不久前,權威雜志Science在線發表了這樣一項研究:青春前期恒河猴睪丸組織被凍存起來,等到這只猴子青春期后,再把睪丸組織移植到它的背部皮膚或陰囊皮下,睪丸組織生長成熟并產生了有受精功能的精子。然后通過體外受精技術,生育出了健康的猴子[1]。這項研究由匹茲堡大學醫學院Orwig教授團隊領銜完成。該研究證明,“睪丸組織移植”技術預期可以應用于人類生殖醫學臨床。
什么是睪丸組織移植?
睪丸組織移植是一項男性生育力保存技術。以往在臨床上,都是從成年男性的睪丸中獲取成熟的精子然后凍存,在做體外受精時再解凍精子。現在“睪丸組織移植”技術表明,青春期前的男性在做放療化療等損傷生育力的治療前,可以凍存自己的睪丸組織,等成年后把凍存的組織解凍復蘇,然后移植到自身的皮膚下或陰囊中,以期產生可用的精子。
為什么要進行睪丸組織移植?
目前,患有癌癥的男孩的存活率雖然高于80%,但30%的男性兒童癌癥幸存者由于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對睪丸的損傷過于嚴重,在成年后可能發生不育的情況[2]。這是由于這些男孩在做放療化療時,睪丸中的精原干細胞可能被消耗掉,而精原干細胞在成年時會分化成精子。如何解決這些患者的生育問題成為一直困擾科學家們的難題。
可能有些讀者會問,為什么不將精子冷凍呢?因為青春前期男孩尚未產生精子,所以無法采取這種辦法。而對于成年男性,基本上在放療化療前可以凍存精子,不需要凍存睪丸組織。
睪丸組織染色圖,正常組織中含有豐富的精原干細胞 -–scimex
睪丸組織移植的發展前景
其實睪丸組織移植和異種移植已經在實驗動物中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來自小鼠、山羊、兔、狗、貓、馬、豬、牛、猴的未成熟睪丸組織,移植到免疫缺陷裸鼠的背部皮膚下可以成熟并產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最后通過體外受精技術產生了健康的子代。
這些實驗結果為臨床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體睪丸組織自體移植后,其中的精子發生發育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優化。睪丸組織移植和異種移植,目前還需要提高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臨床才能夠大規模應用于臨床。
對于這項研究,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學者Schlatt 評論道:有了這篇論文,世界各國醫學研究機構的倫理委員會將普遍準許開展(睪丸組織移植的)臨床研究。Orwig教授團隊與他的合作者目前已收集了200余例男孩的睪丸組織,臨床研究將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 K. Orwig et al. Autologous grafting of cryopreserved prepubertal rhesus testis produces sperm and offspring. Science Vol.363, Issue 6433, pp.1314-1319 -2019.3.22
[2] M. M. Hudson. Reproductive Outcomes for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 Obstet Gynecol. 2010, 116(5): 1171–1183.
睪丸組織移植實現癌癥男孩生育夢想
圖文簡介
摘要:不久前,權威雜志Science在線發表了這樣一項研究:青春前期恒河猴睪丸組織被凍存起來,等到這只猴子青春期后,再把睪丸組織移植到它的背部皮膚或陰囊皮下,睪丸組織生長成熟并產生了有受精功能的精子。然后通過體外受精技術,生育出了健康的猴子。這項研究由匹茲堡大學醫學院Orwig教授團隊領銜完成。該研究證明,“睪丸組織移植”技術預期可以應用于人類生殖醫學臨床。
- 來源: 科普融合創作與傳播
- 上傳時間: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