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高三學子們最近聽到最多的話一定是:“高考加油!”“別緊張”。下面來看看這些高二的學弟學妹是怎么為高三準備上“戰(zhàn)場”的考生們打call的吧!
高考前,某學校高二與高三隔空對話(圖片來源:頭條新聞官方微博)
作為進入高等學府的一次重要考試,很多人都把高考作為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炎炎夏日,高考又一次臨近,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該如何緩解考生的緊張情緒,才能讓他們發(fā)揮到最好水平呢?
(圖片來源:www.ybxww.com)
期望越大,可能失望也越大
心理學家耶克斯與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一種線性關(guān)系,而是倒U形曲線關(guān)系,這一定律被稱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說,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于任務的完成。動機強度處于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動機強度超過了這個水平,對行為反而會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如學習的動機太強、急于求成,會產(chǎn)生焦慮和緊張,干擾了記憶和思維活動的順利進行,使學習效率降低。
如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水平。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還發(fā)現(xiàn),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zhì)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于任務的完成。考試中的“怯場”現(xiàn)象主要就是由于動機過強造成的。
也就是說,對于高考過于緊張或者重視,反而會造成考試中認知資源的失調(diào)從而導致考試發(fā)揮不利。
有研究者對于應激緊張狀態(tài)下的認知機能變化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一定強度的緊張狀態(tài)是能夠?qū)е路磻獣r間以及反應速度的增長,但是過強的應激緊張狀態(tài)就會導致心緒紊亂提高,視野縮小,注意力的范圍變得狹窄而又傾向于指向內(nèi)心世界,認知方式不當?shù)葐栴},從而影響工作效率以及成績。
并且,在情緒緊張度對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影響的研究中,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規(guī)律,也就是高緊張組被試更容易看錯題目,回憶不起有關(guān)定理、公式與方法及題目類型,固執(zhí)于以探索失敗的思路模式以及過多地去考慮測試后果對自己造成的威脅;而不緊張組被試則容易遺漏條件、思維停滯頻繁,由粗心導致的探索錯誤較多,考慮與解題無關(guān)的其他問題次數(shù)較多;只有一般緊張組的被試解題情況優(yōu)于其他兩組,并且在問題的解答方法、公示選擇上也都更加快速準確。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適當?shù)木o張情緒是有利于考生更好的解題的,過猶與不及都會導致發(fā)揮失常的結(jié)果。
說了這么多大道理與研究,那么到底怎樣的緊張感對于高考生來說才算合適的呢?
高考正確的打call方式:把“別緊張”換成“你一定行”
通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我們可以知道,工作效率與任務難度也是有關(guān)系的,嚴格來講,對于每一個高考生來說,高考對于他們的任務難度是不同的,因此適用于每個人的緊張強度與動機強度也是有差別的。但是一般來講,高考對于絕大多數(shù)考生都是一個較為困難的任務,并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積攢了足夠多的緊張感。因此,作為家長和老師在高考前的幾天里,放松和舒緩可能更是我們讓考生應該做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叮囑考生時往往會用“別緊張”,但筆者認為其實這三個字的潛意識里就包含著一句話是“這件事情你應該非常緊張,而我告訴你別太緊張”,這往往會加劇考生的緊張感。因此,我們在考前進行輔導的時候盡量使用正面鼓勵詞匯,例如“加油”、“你可以的”等激勵語句來進行打氣,這樣往往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高考臨近,比考生本身更焦慮的可能是家長與老師,我們在對考生進行鼓勵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對自我進行疏導,不要將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考生。讓考生能夠以一種更加平和、從容、自信的姿態(tài),去迎接這一場盼望已久的勝利。
參考文獻:
1. 《普通心理學第四版》,彭聃齡
2. 應激緊張狀態(tài)下某些認知機能的變化,任未多
3. 情緒緊張度對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影響,李明振
4. 競賽中緊張情緒及其控制,林麗萍
?。ū疚闹袠嗣鱽碓吹膱D片均已獲得授權(quán))
考前緊張?這是大腦給你的buff
圖文簡介
摘要:對于每一個高考生來說,高考對于他們的任務難度是不同的,因此適用于每個人的緊張強度與動機強度也是有差別的。高考對于絕大多數(shù)考生都是一個較為困難的任務,并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積攢了足夠多的緊張感。因此,在高考前的幾天里,放松和舒緩可能更是考生應該做的事情。
- 來源: 科普融合創(chuàng)作與傳播
- 上傳時間: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