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明星在微博上分享自己三個月瘦20斤的經驗,提到比較熱的生酮減肥法。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宣傳稱“一個月瘦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生酮減肥法到底是什么?這么快的減肥真的好嗎? 

什么是生酮?

  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質是人體三種重要的供能物質。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會優先分解碳水化合物來提供能量,之后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糖)為我們提供能量后,只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在體內產生任何有毒有害的成分,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 

  由于我們體內儲存糖的能力很差,如果長時間不進食碳水化合物的話,儲存在肌肉和肝臟內的糖儲備很快就會被消耗干凈,人體就需要動用脂肪來提供能量。 

  如果說碳水化合物是一種清潔能源,那么脂肪就是一種清潔程度低很多的能源了。脂肪中有脂肪酸,它在給人體提供能量的時候會產生很多酸性的殘留物——酮(酮體),消耗脂肪產生能量同時產生酮體的過程就叫“生酮”。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把生酮和消化脂肪等同起來。 

圖片來自pixabay.com 

吃什么才算是生酮飲食?

  生酮的過程其實主要是靠脂肪來提供能量。生酮飲食到底是什么呢? 

  “生酮飲食”是一種比較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具體做法是,一日三餐,幾乎不吃主食,而是用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保證主要提供能量的不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就勢必會產生很多酮體。 

    

  生酮飲食方式最初竟是為了治療癲癇? 

  生酮飲食最早流行要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當時沒有有效的抗癲癇藥,只能嚴格限制患者的碳水攝入,保證一天不超過20克來模擬人體的饑餓狀態作為治療癲癇的方法。這個分量約等于一小碗白米飯的量。 

  為什么是20克呢?對于普通人,當攝入碳水化合物持續34天少于50克時,機體將耗盡儲存的糖原,會逐漸通過分解大量脂肪作為能量來源。分解脂肪的過程中產生脂肪酸和大量酮體,酮體在肝臟生成,經腎臟排泄,從血液流向全身各個器官組織和大腦進行供能。 

  所以,生酮飲食的基本要求就是低碳水、高脂肪、中量蛋白質。具體來說就是70~80%脂肪+10~20%蛋白質+5~10%碳水化合物,同時控制每日總卡路里攝入在2000大卡左右。 

圖片來自pixabay.com 

生酮飲食吃的是高脂肪,為什么能減肥?

  生酮飲食的主要原理是,用脂肪來替換碳水化合物給人體供能。身體消耗完葡萄糖后,就開始燃燒脂肪給自己身體供能,人體也就進入生酮狀態。最終,讓身體進入一個高速燃脂的狀態。 

  所以,生酮飲食的本質就是身體將脂肪分解產生能量,以達到減脂、減肥的目的。 

  正由于生酮是一種靶向消耗脂肪的減肥法,因此它可以快速降低我們的體脂率,如果再加上適宜強度的運動,那隨隨便便減掉十幾斤脂肪的確不難,減肥效果非??焖佟⒚黠@。 

  到了20世紀末,生酮飲食不光被引入了糖尿病、帕金森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研究中,美國的羅伯特·阿特金斯博士(Robert C. Atkins)也運用了其部分原理,創建了阿特金斯減肥法,鼓勵人們通過不吃碳水化合物來減肥。 

    


圖片來自pixabay.com 

道理我知道了,但是生酮飲食是推薦的減肥方法嗎?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生酮飲食法在短期內能起到減肥、減重的效果的。但是,從長期來看,生酮飲食法跟其他飲食方法對體重的影響并沒有顯著的差異。 

  2006年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共447名參與者)也顯示,雖然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群體比低脂飲食群體在前6個月減了更多的體重,但這種差異在一年之內就消失了。 

  2013年,一項涉及了1569參與者的薈萃分析發現,與分配到低脂飲食的患者相比,分配到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患者在6個月內可以減重更多。但長遠看來,效果似乎沒有比傳統的低脂飲食更顯著。而且,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相較于低脂飲食的減重快的優勢在24個月后就不明顯了。 

  2014年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各種減肥膳食模式,高碳水也好,低碳水也好,長期而言,統計學效果差異不大。當然,人和人之間的效果不一樣。同一種食譜,有些人瘦得很多,有的人吃了沒用,可能是基因和體質的差異所致。  

  2017年,有研究對不同飲食方法(包括生酮、DASH等方法)對減肥的影響進行薈萃分析發現,,在短期內這些方法都有減肥效果,但是長期來看,效果不明顯,而且不同方法之間也沒有差異。 

    


圖片來自pixabay.com 

    

  2018年,斯坦福大學進行了一項較大規模研究實驗。隨機招募了632位健康的成年超重志愿者,隨機分成兩組,通過飲食指導課程讓他們分別遵循低脂肪和低碳水飲食,并檢測了他們的基因型和胰島素敏感性。經過12個月實驗后發現,低脂肪組平均減掉了5.3千克,而低碳水組平均減掉了6.0千克。不過,兩組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生酮飲食被奉為減肥魔法藥的另一個原因,是所謂的抑制食欲的功效。這一說法的理論基礎是,當血液中的酮體濃度升高后,神經中樞會抑制食欲。但目前,大部分研究結果都顯示,這一功效是子虛烏有的。究其原因,我們并不清楚血酮濃度要高到什么程度才會明顯地抑制食欲。日常的生酮飲食,還遠遠無法使體內的血酮濃度升高到足夠抑制食欲的程度。 

  總的來說,生酮飲食法短期內還是能起到減肥的效果的,但長期內,它對體重控制并沒有很好的效果。 

 


圖片來自pixabay.com 

沒效果,還可能有害健康?

  很多人會說,生酮飲食還被很多醫生使用呢。但實際上,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提到的生酮飲食減肥法跟醫生用的生酮飲食并不是一回事。 

  生酮飲食用于臨床治療時,對飲食要求很嚴格。它不但要求實行者每天所需能量的70%以上來源于脂肪,還進一步要求脂肪和蛋白質的供能比(指某一營養成分為身體提供的熱量,占攝入全部熱量的百分比)控制在4:13:1,并且碳水化合物來源的熱量需嚴格控制在5%以下或是攝入量小于20克。這意味著,一個大蘋果可能就會導致這一天碳水化合物的量超標。 

  實際上,臨床上的生酮飲食需要在醫生和營養師的共同監督下執行,一方面是需要通過監督使患者機體處于“生酮”狀態,并監測可能出現的風險以便及時處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樣極端的飲食模式很難長期堅持。而現在網上的生酮減肥法基本只是限制碳水化合物,其他的營養并沒有很好的控制,也沒有醫生或者營養師指導,很容易對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來看,可能的危害包括, 

      容易發生酸中毒:酮體是一種偏酸性的物質,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量很小,但如果長期采用生酮飲食法,酮體累積到一定的程度,血液有可能變成酸性從而發生酸中毒的現象。 

      增加腎臟負擔:人體內多余的酮體必須經過腎臟排出,因此對于有腎病的人士,絕對禁止采用生酮飲食,否則可能會加速腎病的發展。對于沒有腎病的人而言,長期的高酮體也會增加腎臟負擔,至于會不會對腎臟造成損傷,這可就真不好說了。 

  正常飲食后反彈嚴重:對于那些生酮減肥成功的人,如果開始恢復正常飲食,就會發現他們很快胖了回來,而且比減肥前更加胖。這是由于短時間快速減肥,正常的代謝平衡被打破,很容易發生報復性反彈 

    

圖片來自pixabay.com 

是不是只要有醫生指導,還是可以采用生酮減肥法?

 

  實際上,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少本身就不是健康的飲食模式,對健康也是有害的。有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和死亡率呈現的是一種“U型”的關系,吃得過多或者過少都會顯著的增加死亡率,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是總能量攝入的50~55%。 

  我國膳食指南也認為,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谷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以上。 

  總的來說,生酮飲食只能在短期內幫助你減重,但長期的效果并不明顯。而且,盲目采用生酮飲食可能對身體造成健康損害。也正因如此,那位成功“生酮減肥”的明星才說讓自己重來一次都不一定能成功吧。所以,建議大家還是不要盲目采用生酮減肥了。 

    

  參考資料 

   Paoli, A, Noakes T D, Windt J. Evidence that supports the prescription of low-carbohydrate high-fat diets: a narrative review.[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7, 51(2):133. 

   Nordmann, A.J., Nordmann A., Briel, M., Keller, U., Yancy W.S. Jr., Brehm B.J., Bucher H.C. (2006). Effects of Low-Carbohydrate vs Low-Fat Diets on Weight Los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6(8), 932. doi:10.1001/archinte.166.8.932 

   Bueno, N.B., Melo, I.S.de, Oliveira, S.L.de & Ataide, T.da R. (2013). Very-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 low-fat diet for long-term weight los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10(7):1178-87. doi: 10.1017/S0007114513000548. 

   Johnston BC, Kanters S, Bandayrel K, et al. Comparison of weight loss among named diet program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a meta-analysis. JAMA. 2014;312(9):923-933.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1900510 

  http://www.sohu.com/a/223994144_377335 

   Stephen D. Anton, Azumi Hida,Kacey Heekin,et al. Effects of Popular Diets without Specific Calorie Targets on Weight Loss Outcomes: Systematic Review of Findings from Clinical Trials. Nutrients. 2017 Aug; 9(8): 822. doi: 10.3390/nu9080822 

   Gardner CD, Trepanowski JF, Del Gobbo LC, et al. Effect of Low-Fat vs Low-Carbohydrate Diet on 12-Month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Genotype Pattern or Insulin SecretionThe DIETFIT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319(7):667679.  

   Gibson A A, Seimon R V, Lee C M, et al. Do ketogenic diets really suppress appetit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Obesity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 2014, 8(1):36-36. 

  https://espace.curtin.edu.au/handle/20.500.11937/31567 

   Hu T, Mills KT, Yao L, Demanelis K, Eloustaz M, Yancy Jr WS, Kelly TN, He J, Bazzano LA. Effects of low-carbohydrate diets versus low-fat diets on metabolic risk factor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Am J Epidemiol. 2012 Oct 1;176(suppl_7):S44-54. 

   李冠臻.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的風險[A].中國營養學會第十三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暨全球華人營養科學家大會論文匯編[C].2017: 

   Sara B Seidelmann,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DOI: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18)30135-X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生酮減肥很火,為什么不建議你用

圖文簡介

摘要:減肥一直是生活中的熱門話題,而最近生酮減肥法更是掀起了一陣新的熱潮。宣傳稱“一個月瘦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生酮減肥法到底是什么?這么快的減肥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