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近日, 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中美合作的研究顯示,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風。中國是全球中風發病風險最高的國家,居民中風的風險率達到了39.3%。同時,中國男性的中風發病風險也是全球男性中最高的,超過了41%。
研究發現中國高中風發病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鈉攝入,簡單來說就是鹽吃多了。
無獨有偶,其實在今年早些時候,《柳葉刀》發布了全球飲食領域的首個大規模重磅研究——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分析。
這項統計追蹤了全球195個國家、從1990年到2017年的15種飲食因素的攝入量趨勢,分析了世界各國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結果顯示,中國因飲食問題引發的死亡率在全球處于倒數第二檔。2017年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在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排第一名。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鹽吃太多了。
每天應該吃多少食鹽?鹽吃多了不利于健康,但沒有鹽或者太少,食物的口味就太差, 魚和熊掌如何能兼得?考慮到口味等諸多因素,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量6g。
圖片來源sohu.com
6克鹽又是多少呢?大約是一個啤酒瓶蓋的量。我們日常所用的可以量度的工具,一般可以用湯勺或茶勺,它們裝滿細鹽,重量大概在 5~8 克。
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還略低一些。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發布消息稱,建議成人每天鹽攝入量低于5克(低于1茶匙)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如果全球鹽消費量減到建議水平,每年可以防止250萬例死亡。
圖片來源pixabay
中國人吃了多少鹽?那我們到底每天吃了多少克鹽呢?
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顯示,中國人每人每天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10.5克,遠遠超過了推薦量。
圖片來源irishnews.com
2018年一項研究的調查結果甚至顯示中國人食鹽的攝入都達到了13.4克。
而且,從整體來看,65% 的成年居民食鹽攝入超過了每日推薦量 6 克。換句話說就是:全國一半以上的人,鹽都吃得太多了!你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中國各地區食鹽的攝入量也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北方比南方的食鹽攝入量要高。中國北方是世界上鹽攝入量最高的地區之一。
正因如此,中國已經開始了“減鹽行動”。去年我國發布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到2030年要實現全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的目標。
鹽吃多了有什么危害?鹽吃多了對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過主要集中是心腦血管方面。
大量的研究發現,鈉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以及胃癌的發病風險。
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中風
目前很多研究證實,食鹽的攝入量與血壓高低有聯系。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攝入過多會引起腎上腺和腦組織釋放一種因子,這種因子會使細胞興奮性增加,變得更容易“激動”,結果則表現為動脈收縮,血壓升高。長期的高鹽膳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進而還會使得人們更容易患中風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
②肝腎臟疾病
腎臟是人體的一大重要代謝器官,人體的代謝廢物很多是通過腎臟,最終以尿液排出體外。食鹽也是經過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在動物實驗中,人們發現高食鹽攝入量會使得尿液中蛋白質的量升高;后來,在人體中的繼續研究也發現,高食鹽攝入量也會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而這恰恰是腎臟功能發生問題的危險信號。
③骨質疏松和腎結石
長期高鹽飲食的人們更容易患腎結石和骨質疏松癥等疾病。食鹽含有鈉離子,研究發現,鈉和鈣在人體中代謝是有聯系的,它們由同一種分子調節。鈉離子從人體排出時,還會攜帶一部分的鈣離子,因此,鈣的排出量也會增加。如果平時膳食食鹽攝入過多,排鈉增加的同時也會增加鈣的排出,尿鈣水平升高,可能導致骨骼變薄和骨質疏松癥,也增加骨折的風險。另外,尿液中的鈣離子增多,還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④胃癌
長期吃過多食鹽的確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可能是因為,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離子會使胃酸濃度升高,高濃度的胃酸會腐蝕胃粘膜,進而誘發各種胃病。1996年,歐洲癌癥預防中心對歐洲24個國家的5700多人進行了一項膳食食鹽攝入量與胃癌發生率關系的調查,接受調查的這些人的年齡都在20-49歲之間,結果發現,長期高食鹽膳食的人胃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較高。
⑤肥胖
我們都知道多吃糖會胖,殊不知,過多的食鹽也會讓你發胖。高鹽飲食會促進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脂肪儲存,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正因如此,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報告認為,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低于5克有助于降低血壓和患心血管疾病、腦卒中和冠心病的風險。
圖片來源pixabay
當心隱形鹽!我們日常飲食中鈉最主要的來源是食鹽,不過,除此之外,隱形鈉是人們經常忽略掉的問題。
圖片來源sohu.com
味精、雞精、醬油、腐乳等調味品及話梅、薯片等加工食品中的“隱藏鈉”也是鈉的重要來源。有些食物即便吃起來不是咸的,也可能含有高鈣。這些食物吃多了,其實相當于過量攝入「鹽」。所以,平時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當心這些隱形鹽。
圖片來源pixabay
如何控鹽?
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鹽的攝入呢?建議從幾個方面做起:
①用限鹽罐或限鹽勺。日常做飯菜時可以使用限鹽罐和限鹽勺來提示自己用了多少鹽,限鹽勺有2g、3g的,這樣就能更精準地控制自己的用鹽量。
②巧用烹飪技巧減少用鹽。平時烹調食物時不用或者少用鹽、醬油或魚露等含鹽的調味料,等到食物快出鍋再加鹽調味,這樣吃起來會有咸的味道。
③利用食物本身味道來豐富口味。一些食物天然的味道也能讓菜肴的口味變得更好,做某些菜時可以放醋,檸檬汁,或者辣椒來替代鹽的咸味。
④限制咸味零食和快餐,當心隱形鹽。很多兒童/成人零食,快餐都含鈉量都很高,比如薯片,一些漢堡包和披薩。此外,豆瓣醬、辣醬、榨菜、酸泡菜、醬黃瓜、黃醬、大醬、腐乳、咸鴨蛋等食物中的隱形鹽也不容忽視,盡量避免少吃或者不吃。
⑤選擇含鈉較低的食品。購買包裝食品時,注意看營養標簽,盡量選擇鈉含量低的食品。
⑥購買食鹽時,可選擇低鈉鹽。普通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低鈉鹽含有70%左右的氯化鈉和 30% 左右的氯化鉀,如果你選擇攝入等同重量的低鈉鹽的話,無形中你就減少了30%左右的鈉離子攝入。至于市場上什么竹鹽、雪花鹽等一些高端鹽,它們可都是鹽,多吃沒有什么好處。
參考資料: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9)30041-8.
馬冠生、周琴等. 中國居民食鹽消費情況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4):331-333.DOI:10.3969/j.issn.1004-6194.2008.04.001.
Jeremiah Stamler, Queenie Chan, Martha L. Daviglus, et al. Relation of Dietary Sodium (Salt) to Blood Pressure and Its Possible Modulation by Other Dietary Factors. Hypertension, 2018;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國營養學會
世界衛生組織| 成人和兒童鈉攝入量
世界衛生組織| 減少鈉攝入量,在成人中降低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 減鹽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alt-reduction
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1149329/
https://www.who.int/elena/titles/sodium_cvd_adults/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