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篇高壓電種菜的文章傳遍了網絡。這篇文章展示的結果是定期對植物施放高壓電,可以顯著增產,無需太多的化肥農藥。 

圖片來源:截圖自《中國科學家在全國用高壓電種菜30年,產量驚人,這是什么操作?》 

    

  這聽起來很符合現代生態農業的理念,也很符合我對“黑科技”的心理預期,但興奮之余,忍不住有點疑問,事實是這樣嗎? 

  檢索 "中國農科院,研究員,電氣栽培" "中國農科院,研究員,高壓電""中國農科院,電氣栽培實驗報告",查不到任何官網結果。 

  通過核對我們發現: 

  文章中的研究打著中國農科院的旗號,照片也標注為“中國農科院的電氣栽培溫室”;其實中國農科院根本沒有做這方面的實驗,溫室照片也不是中國農科院的。圖片來自大連“億佳田園”公司,一家出售高壓電發生器、鼓吹高壓電能夠增產的公司。 

  而且,文章開篇就注明了“編譯”、“來源 Nature等”,可以理解為編譯自來源Nature和其他期刊的文獻,但全文只出現了兩處信息源名稱——“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和“1900年《自然》的一項報道指出”,還沒有明確地寫出是哪篇報道。 

  在過去的三百年中,人類嘗試了各種方法用電來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但是都沒有效果。具體做法有:給植物通直流電,在莊稼上面搭建電網,用高壓電催芽,在土里埋上用電線相連的銅板和鋅板種菜等等。 

  過去百年中人類進行了多項研究,結果顯示人工電力的效果不太穩定,有時甚至有反效果。1920年代美國農業部的一項研究,發現電氣栽培沒有效果;在1936年,其下屬的電氣栽培委員會被解散。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植物學家Andrew Goldsworthy評論電氣栽培:“學術界爭議很大,支持派和反對派誰也說服不了誰。在二戰前,關于電氣栽培的話題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從機制上來看,無論高壓電還是低壓電,對于植物生長都沒有明確的效應。有解釋說,“高壓電能夠殺死空氣和土壤中的細菌和病毒,還會影響植物表面液滴的表面張力,加速水分蒸發。此外,電場還能促進植物體內的粒子運輸(比如碳酸氫鹽和鈣離子),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和光合作用”。學過植物生理研究的人,一看這些就知道是無稽之談。 

  高壓電若能夠殺死空氣和土壤中的細菌和病毒,電路中的電流也足以殺死植物或植物種子。“影響表面張力”,表面張力與溶液特性有關,比如酒精和水的表面張力就不一樣,跟外界的電場磁場沒有影響。至于“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高壓電下二氧化氮濃度并不會增加,高壓電也不會改變植物氣孔的開閉,因此這方面也是無效的。“促進植物體內的粒子運輸”,這與植物體內的水勢、滲透壓相關,跟高壓電也沒關系。 

  那么如何增產增效呢?一是靠現代分子育種技術培育出來的良種,二是要遵循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光照水肥需求。二十世紀中葉小麥水稻矮桿化造就了“綠色革命”,作物大規模增產,養活了二戰后激增的人口,農業科學家諾曼·布勞格(Norman Ernest Borlaug)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現代分子育種技術,培育出具有分蘗多、抗蟲抗病等特性的種子,也極大地提高了產量。袁隆平、李振聲、李家洋等農學家和科學家在這方面做了大量育種或基礎研究工作。 

  關于現代農業,我們應該多關注一流農學家、科學家的工作成果,而不是被一些故弄玄虛,毫無科學性的報道所欺騙。一方面,我們要提升科學素養,對虛假報道、偽科學有辨別能力,另一方面,要多關注權威科學媒體或權威新媒體的文章,多關注科學共同體對相關技術的評論或結論。 

  最后,提醒大家,高壓電危險,高壓電種菜有風險哦。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GsXRFtZOoBc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與傳播項目”出品,搜索科學照“謠”鏡,獲取更多內容。 

高壓電種菜增產量?我差點信了

圖文簡介

摘要:無論高壓電還是低壓電,對于植物生長都沒有明確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