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真實存在嗎?若真如此,我要如何在際遇時運中分辨出它的存在……
責任,是生命中不可缺席的角色嗎?若真如此,在哪本字典中我可以翻找它的含義……
我的個人經歷見證了我所深信的愛的展開方式,它是平和的見證者,還是際遇的目擊人,或單純是我的人生旅程,這一切,全由讀者鑒別。”
--譯自John B. Goodenough 《Witness to Grace》
這是20世紀末/ 21世紀初最重要甚至也可能是最被低估的科學家之一的自傳。
他今年97歲了,也是在今年,他終于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約翰·古德諾(John B. Goodenough)曾在牛津大學任教多年,至今(2019年)97歲的約翰·古德諾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領域任教授。他是固態存儲器開發中的拳頭人物之一,沒有固態存儲器,我們將沒有個人電腦。他發明了鋰鈷電池,來自于他的團隊的一位成員發明了磷酸鐵鋰電池。沒有這些技術,我們將無法在火車,飛機上使用甚至短短一個小時的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也不會使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的使用成為現實。
獲獎的同時,他也以97歲的高齡刷新了諾獎得主獲獎時的最高年齡記錄。
作為鋰電池之父,他使鋰電池體積更小、容積更大、使用方式更穩定,從而實現商業化,同時也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
古德諾(Goodenough)曾說過“我的時間都是借來的,“因此,我們必須珍惜每一天。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97歲的古德諾(Goodenough)教授本可以依仗其宏偉的科研成果安度晚年,但他仍在努力,仍在嘗試制造新電池來解決能源危機,他比我們早50年便察覺到了這一重大危機的存在。嘗試用可循環充放電的化學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因為能源枯竭意味著全物種的滅絕,他給了全人類更多可持續生存在這個星球上的時間。
為了了解古德諾(Goodenough)構建的終極電池帝國宏圖,讓我們先從他的生平談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古德諾(Goodenough)在耶魯大學學習數學。戰爭的爆發,意味著這位年輕的學者將在軍隊中度過一段時間,此時的他對生活茫然無措。即此,他閱讀了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開創性著作《科學與現代世界》,該書分析了科學發現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影響。
“我只是覺得我應該做的是科學。”古德諾說。“我沒有錢,我要如何去讀研究生?盡管我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但是我知道,如若我有機會,我會去學習物理。”
戰爭結束后,古德諾(Goodenough)接受了美國軍人權利法案(美國法律,為了安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退伍軍人(當時稱為G.I.)對老兵重新調整的幫助,美國國會在1944年通過此法案,給與退伍軍人各種福利。這些福利,包括了由失業保險支付的經濟補貼,家庭及商業貸款,以及給與高等教育及職業訓練的各種補貼。在這一法案的幫助下,他獲得了大學津貼。“我很幸運。”他這樣說到。
在克拉倫斯·齊納(Clarence Zener)教授的指導下研究固態物理學之后,古德諾(Goodenough)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Lincoln實驗室工作。在那里,他幫助開發了用于防空的半自動地面環境(SAGE)系統。這一階段,他不僅是負責發明隨機存取存儲器(RAM)的團隊的一員,對古德諾(Goodenough)來說,這也是他生命中開啟下一旅程的關鍵時刻。
科學研究通常是跨學科的,所以,物理學,化學和工程學通常是相互涉及的,”古德諾(Goodenough)說道。“這為我提供了真正朝材料科學和工程方向發展的機會。這是與真正成熟并深度啟發我的化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一起工作的機會。”
不幸的是,在對磁性和陶瓷材料進行了數年研究之后,外界力量再次改變了他的生活。1969年,美國國會禁止將軍事資金用于與特定軍事職能無關的項目的研究。古德諾(Goodenough)所在的實驗室受美國空軍資助,但他的研究項目又與此無關,故他只能停止這項研究。
經歷了歷史上最偶然的裁員之后,能源危機來了。看到人們在加油站排隊時,古德諾(Goodenough)知道他必須從事與能源有關的工作。“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轉向研究能源材料,然后受邀去牛津大學的原因。至此,我正式成為化學家。”古德諾(Goodenough)說道。
今天,古德諾(Goodenough)這位最出名的鋰離子電池之父。不僅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也已經獲得了查爾斯·斯塔克·德拉普爾獎(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獎,被譽為“工程學界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s of Engineering")。現年97歲的古德諾(Goodenough)每天早晨8點之前到達實驗室與他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正在研究一種新電池,以減少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并提供一種可靠,有效的方式來存儲和運輸風能和太陽能。
他說:“我們必須在不久的將來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過渡到對清潔能源的依賴。”
“所以這就是我去世之前要做的事情—留下一個更清潔,更美好的世界。”
最后,感謝老先生為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