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誕生了一大批超級城市。林立的高樓勾勒出這些城市美麗的天際線。然而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卻讓天際線變得模糊。 

  空氣污染在歷史上留給人類的記憶是恐怖的,曾經的倫敦煙霧事件和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造成了大量居民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甚至死亡。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空氣污染和心腦血管疾病、老年癡呆和心理疾病之間都存在關聯。而且,其對人類的繁衍也存在嚴重威脅——出生體重低、早產、妊娠期高血壓和子癇前期等。 

  最新的研究更是指出空氣污染暴露濃度較高與孕早期稽留流產風險增加有關。這一重大發現被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雜志,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月10號下午,北京師范大學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張立強教授在京召開電話新聞發布會,作為論文第一作者向公眾介紹了這項重要發現。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空氣污染,可能真的正在無聲無息之中扼殺我們的下一代 

  稽留流產,也稱為“沉默流產”、過期流產或死胎不下,也就是胚胎死亡但仍留在子宮內。所以規定胚胎停止發育后2個月尚未自然排出者為稽留流產。胚胎死亡時,孕婦可能因為癥狀不明顯而感覺不到,直到產檢發現胎兒及子宮沒有增大,胎心測不到才知道孩子已經死亡。筆者曾經在產科實習期間和帶教老師一起給孕婦做產檢,依舊記得那些因為得知胎兒死亡而情緒崩潰的女性。 

  關于空氣污染對母嬰健康影響的研究國內外均有少量報道,但受限于年代和調查范圍,結果缺乏代表性,而且對孕早期稽留流產(MAFT的影響尚無報道。 

  這項研究選取了2009-2017年間北京地區255668名孕婦進行回顧分析。通過調取孕婦居住地和工作地點周圍最近的空氣質量監測站數據,獲得PM2.5、二氧化硫、臭氧和一氧化碳四種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北京市區域廣闊,而且地形豐富,包括了山區、平原、農村、城鎮和核心城區等不同形態,而且北京市人口收入水平也差異較大。另外,2009年以來,政府采取嚴格措施控制空氣污染,空氣質量波動趨于平穩。選取的四種主要空氣污染物也是全國范圍內比較典型的。所以,這項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全國的情況。 

  255668名孕婦中17497 (6.8%)發生了MAFT,其中高齡(39歲以上)、農民、藍領是“重災區”。為了排除年齡、職業、家庭收入水平等多種因素帶來的干擾,從而明確各種空氣污染物與MAFT風險升高的關聯,研究人員進行了多種統計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每種空氣污染物的濃度升高都會導致MAFT風險的提高。 

    

  空氣污染物是如何影響孕婦和胎兒的? 

  研究人員指出了幾種可能的機制: 

  PM2.5PM2.5是指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漂浮著無數固體顆粒,顆粒大小也千差萬別。其中直徑小于10微米的可以進入我們的上呼吸道,而小于2微米的則可以進入細支氣管甚至肺泡,從而進入血液循環。所以顆粒物直徑越小,對我們的健康威脅也就越大。一些不易在大氣中穩定存在的有害分子可以吸附在細顆粒物表面,搭上便車進入人體。 

  胎兒細胞敏感。母體和胎兒之間通過胎盤和臍帶建立連接,母體的營養輸送給胎兒,胎兒的代謝廢物運輸給母體排出體外。而胎盤有良好的屏障功能,可以避免母體內的一些抗體、藥物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但來自大氣的細顆粒物卻因為極其細小,能夠越過胎盤屏障,對胎兒造成傷害。孕早期(前三個月),胎兒的細胞分裂非?;钴S,是多種器官形成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胎兒對環境污染物的敏感度極高。一旦細胞遭到不可逆的損傷,就會造成嚴重的缺陷、畸形甚至胎兒死亡。 

  運輸氧氣的“卡車”易被破壞。煤炭、木柴、汽油等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是大氣中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另外,煙草燃燒也會釋放一氧化碳,同樣不容小覷。作為煤氣(注意,不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中毒就是短時間內吸入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導致的機體急性窒息,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我們的血液之所以可以運輸氧氣,在于紅細胞中存在大量血紅蛋白。這些特殊的蛋白質如同運輸氧氣的卡車,可以在肺內“裝貨”,即結合氧氣,然后在身體其他部位“卸貨”,把氧氣釋放出來。但一氧化碳也很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且這種結合是不可逆的。一旦血紅蛋白卡車裝上了一氧化碳,車就報廢了。機體需要對這些報廢的卡車進行拆解,然后生產新的卡車補充進去。這當然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成本,如果短時間內吸入了大量一氧化碳,機體來不及補充“卡車”,就會導致窒息死亡。而孕婦長期暴露在低濃度的一氧化碳之下會引起慢性缺氧,而腹中胎兒對這種缺氧更加敏感,就容易引起胎兒死亡。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黑暗”已來,我們能做什么? 

  我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人口出生率卻在進一步下降。這項研究明確了空氣污染和孕早期稽留流產風險提高之間的關系,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出生率、緩沖未來老齡化速度,必須重視對孕婦和有生育意愿女性的保護。 

  面對空氣污染,水泥森林里的人們,尤其是孕婦,紛紛戴上了口罩。但是作為醫務工作者,筆者深知這些形形色色的普通口罩無法過濾空氣中的小直徑顆粒物質(常見的就是PM2.5),也無法抵擋臭氧、二氧化硫以及一氧化碳等物質的傷害。這些口罩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曾經異?;鸨摹胺漓F霾口罩”雖然確實有效,但過濾器壽命有限、增加呼吸阻力,而且價格不菲。 

    

圖片來源:Veer圖庫 

  近年來我國在環境治理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項研究就是選取了2009-2017年間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仍然提示了大氣污染引起流產的風險。所以治理空氣污染,我們還應該做得更多。 

  同時,這項研究因為無法獲得室內空氣質量的具體數據,所以未能分析室內空氣污染物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但通過橫向對比發現,戶外工作時間長的孕婦MAFT風險更高。這提示我們,對于孕早期婦女可以通過工作崗位的輪換,或者加強戶外保障(如高效的口罩),降低她們流產的風險 

  所以,無論是空氣污染治理的外部大環境改善,還是孕早期婦女崗位輪換或加強勞動保護的制度安排,我們能做的確實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Liqiang Zhang, Weiwei Liu, Kun Hou et al. Air pollution-induced missed abortion risk for pregnancies. Nat Sust. 2019 Oct. 14 

  2,Seasonal ambient air pollution correlates strongly with spontaneous abortion in Mongolia[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014, 14(1):146. 

  3,Shah, P. S.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bir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Environ. Int. 37, 498516 (2011). 

空氣污染可能增加流產風險

圖文簡介

摘要:最新的研究指出空氣污染暴露濃度較高與孕早期稽留流產風險增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