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心上人把腦袋枕在你腿上時,試著俯下身去,對Ta輕聲耳語:“多好的頭蓋骨啊!”
是啊,一個多么標準的現代人的頭蓋骨,既沒有眉脊,頭骨后面也沒有發髻狀的隆起,頂骨不扁塌,眼眶還是兩個圓洞洞,比某些方形眼眶的猿人頭蓋骨可愛多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不過拋開這身皮囊,西施的頭蓋骨和東施沒啥區別。人類學家把她們統稱為現代人的頭蓋骨。在人類學家的眼里,東施不用效顰,就和西施一樣動人。
人類以及猿人的頭蓋骨,是要放在數萬年到數十萬年的時間尺度上,才能看出區別的。
而借助這種區別來判斷人類的進化軌跡,就是人類學家中的“化石派”,自從用分子生物學比對基因的方法問世后,“化石派”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了少數派。
但近年來對于基因方法的反思越來越多:一則從活人的 DNA 出發追溯歷史有一系列不確定的因素,二則目前根據 Y 染色體若干基因所得出的結論不能代表人類基因組的整體。而化石,尤其是頭蓋骨,作為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雖然還不能提供大量的細節,但是已經可以為中國的人類進化和現代類型人類的來源勾畫出大致的輪廓。”
說這話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古人類學家吳新智。憑借比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中國古猿人頭蓋骨的特征,他提出了中國人的起源是“網狀連續進化為主附帶雜交”的觀點。這一觀點在國際上曾一度被視為少數派,但近年來出土的化石和文化遺跡似乎逐步印證了他的觀點。
于是,我們找到了這位年近90的中科院掃地僧,向他請教頭蓋骨的秘密。面對鋪滿了一桌子的頭蓋骨,吳老如數家珍,“這些頭蓋骨都是模型,”他沖我們的導演微微一笑,“只有你手里那個是真的。”
此后的拍攝中,導演一直對這具現代人的頭蓋骨畢恭畢敬,但凡移動它,必下“請”字。視頻里,吳老講解了中國的猿人頭蓋骨和現代人的一些區別。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猿人的頭蓋骨具有一些共同的形態特征,由此吳院士才得出了中國人是“連續進化為主”而來的論點。
這些共同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它們的顏面在水平方向上都比較扁平,鼻梁不高,鼻腔前口與眼眶之間骨表面平或稍凹,眼眶大體上接近長方形,其下外側邊緣圓鈍,眼眶外側的骨柱的前外側面比較朝向前方,上頜骨顴突的下緣彎曲,其與上頜體連接處的位置較高。額骨鼻部和鼻骨與上頜骨相接的骨縫呈大約水平的弧形, 額骨在正中線上最突出處在額骨的下半,頭骨最寬處在中三分之一部的后段,顱骨具有早期較強,中期較弱的正中矢狀嵴,上門齒呈鏟形等。
等等,救命,怎么我忽然覺得擺弄頭蓋骨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情?
是啊,一個多么標準的現代人的頭蓋骨,既沒有眉脊,頭骨后面也沒有發髻狀的隆起,頂骨不扁塌,眼眶還是兩個圓洞洞,比某些方形眼眶的猿人頭蓋骨可愛多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不過拋開這身皮囊,西施的頭蓋骨和東施沒啥區別。人類學家把她們統稱為現代人的頭蓋骨。在人類學家的眼里,東施不用效顰,就和西施一樣動人。
人類以及猿人的頭蓋骨,是要放在數萬年到數十萬年的時間尺度上,才能看出區別的。
而借助這種區別來判斷人類的進化軌跡,就是人類學家中的“化石派”,自從用分子生物學比對基因的方法問世后,“化石派”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了少數派。
但近年來對于基因方法的反思越來越多:一則從活人的 DNA 出發追溯歷史有一系列不確定的因素,二則目前根據 Y 染色體若干基因所得出的結論不能代表人類基因組的整體。而化石,尤其是頭蓋骨,作為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雖然還不能提供大量的細節,但是已經可以為中國的人類進化和現代類型人類的來源勾畫出大致的輪廓。”
說這話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古人類學家吳新智。憑借比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中國古猿人頭蓋骨的特征,他提出了中國人的起源是“網狀連續進化為主附帶雜交”的觀點。這一觀點在國際上曾一度被視為少數派,但近年來出土的化石和文化遺跡似乎逐步印證了他的觀點。
于是,我們找到了這位年近90的中科院掃地僧,向他請教頭蓋骨的秘密。面對鋪滿了一桌子的頭蓋骨,吳老如數家珍,“這些頭蓋骨都是模型,”他沖我們的導演微微一笑,“只有你手里那個是真的。”
此后的拍攝中,導演一直對這具現代人的頭蓋骨畢恭畢敬,但凡移動它,必下“請”字。視頻里,吳老講解了中國的猿人頭蓋骨和現代人的一些區別。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猿人的頭蓋骨具有一些共同的形態特征,由此吳院士才得出了中國人是“連續進化為主”而來的論點。
這些共同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它們的顏面在水平方向上都比較扁平,鼻梁不高,鼻腔前口與眼眶之間骨表面平或稍凹,眼眶大體上接近長方形,其下外側邊緣圓鈍,眼眶外側的骨柱的前外側面比較朝向前方,上頜骨顴突的下緣彎曲,其與上頜體連接處的位置較高。額骨鼻部和鼻骨與上頜骨相接的骨縫呈大約水平的弧形, 額骨在正中線上最突出處在額骨的下半,頭骨最寬處在中三分之一部的后段,顱骨具有早期較強,中期較弱的正中矢狀嵴,上門齒呈鏟形等。
等等,救命,怎么我忽然覺得擺弄頭蓋骨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