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黃滿膏肥,又到了大快朵頤吃大閘蟹的季節了,可偏偏這個時候,一則新聞給食客們添了堵。
  近日,香港特區食物安全中心在抽查的大閘蟹樣本中發現其中兩個樣本的二惡英超標,被檢出的二惡英和二惡英樣多氯聯苯含量為每克食物11.7和40.3皮克1毒性當量。風險評估顯示,一般進食不會對健康構成即時風險或急性中毒,但是,體重為六十公斤的消費者如果進食約十四只含有致癌物的大閘蟹(每只四兩重計),便會超出專家委員會所訂下的暫定每月可容忍攝入量2。
  另外,港媒報道香港市面上的大閘蟹70%—80%都來自蘇州市兩家水產養殖公司。目前,其中一家公司的大閘蟹全部停售并召回,將組織詳細調查。
  本來今年大閘蟹產量就低,現在又有致癌物超標,簡直是給大閘蟹市場當頭棒喝。但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大閘蟹中的二惡英致癌物是怎么出現的?香港停售召回,大陸市場有沒有停售召回呢?
  目前大閘蟹中為何會出現致癌物正在調查,還未有結果,我們只能憑常識來推斷其出現的原因。
  在全球環境中均可發現二惡英,它可在火山爆發,森林火災中自然產生,也可產生于垃圾焚燒和工業制造過程中。它是一種對環境具有持久污染力的化學物質,在食物鏈中多存在于動物脂肪組織中,而人類體內蓄積的二惡英主要是通過食物攝入。
  歷史上出現過一些具有深遠意義的二惡英污染事件,如,1999年,比利時的家禽和蛋類中發現了高含量的二惡英,據調查發現,禍根是家禽食用了受非法處置的PCB工業廢油污染的動物飼料;2008年,意大利在生產莫扎里拉奶酪的水牛奶中檢測出二惡英,懷疑與當地堆積的大量垃圾有關;同年,愛爾蘭因在豬肉抽樣檢查中檢測出二惡英含量超出安全標準的200倍,召回大量豬肉和豬肉產品,經調查也是因為來自污染的飼料,筆者推斷上述兩家大閘蟹養殖企業很可能也是因為飼料污染的原因。

  二惡英通過食物鏈在人體蓄積后,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危害呢?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所將其列為I類人類致癌物,但是其并不影響遺傳物質,并且低于一定劑量的接觸,致癌風險可以忽略不計。人類如果短期大量攝入二惡英,可引致氯痤瘡、皮膚出疹及變色等皮膚病,還可能改變肝功能,2004年烏克蘭總統維克托.尤先科就被二惡英投毒,患氯痤瘡而毀容;若長期攝入,則可能對免疫系統、生殖功能、內分泌系統及發育中樞神經造成損害,一些研究也發現二惡英與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和心臟病有關。
  消費者如何知道自己攝入的食物二惡英超不超標?目前,中國大陸、香港并沒有就食物中的二惡英制定限量標準;臺灣地區就“魚及其它水產動物之肉及其制品”中二惡英含量總和制定了每克食物3.5皮克毒性當量濕重的限量標準;歐盟就魚和魚類產品及其相關產品的肌肉部分中二惡英含量總和制定了每克食物3.5皮克毒性當量濕重的限量標準。

  消費者如何才能減少二惡英的接觸?前面講到人類接觸二惡英90%是通過食物,主要是肉制品、乳制品、魚類和貝類,因此保護食物供應是降低攝入二惡英風險的關鍵。另外在飲食中,要去除肉食中的脂肪和食用低脂乳制品,這可以降低攝入二惡英的風險;同時平衡膳食,避免從單一來源過量攝入。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總膳食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二惡英的攝入跟吃魚有關。消費者擔心每日三餐還能不能吃魚了?雖然魚類是消費者從膳食中攝入二惡英的主要來源,但是不同魚類之間的二惡英差異很大,此外,魚類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脂肪酸,綜合來說,適量食用多種魚類便可在風險和營養之間取得平衡。
注:
1. 皮克是一個極微少的質量單位,1皮克相當于一萬億分之一克。
2. 暫定每月可容忍攝入量:是指個人于一生中,每月可攝取某一種有毒物質而不致對健康構成可見風險的分量(按體重而定)。

大閘蟹中檢出致癌物?

圖文簡介

秋風起,蟹腳癢,黃滿膏肥,又到了大快朵頤吃大閘蟹的季節了,可偏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