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107 篇文章



老年髖部骨折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發生的骨折。骨折一般包括股骨轉子間的骨折和股骨頸的骨折,還包括股骨頭骨折和股骨轉子下等四部分骨折。


640.webp.jpg


老年髖部骨折主要是因為跌倒或者意外交通事故等引起。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骨折以后老年病人本身基礎病比較多,加上臥床不起,就會出現很多并發癥,像褥瘡、泌尿系感染等,最嚴重的并發癥是肺栓塞、心梗,這些都是造成死亡率提高的因素。所以又稱作“這是人生的最后一摔”。那么對于老年髖部的骨折現在都主張盡早盡快的手術治療,盡量避免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對于受傷之后尚未手術的,需注意患者大腿的腫脹情況,還需觀察老年人的髖部周圍是否有皮下瘀斑。


對于已手術的病人,術后注意和觀察的小知識就比較多。


一.術后體位放置很重要


大多數要么平臥,要么健側臥位。


a.平臥 | 外展中立位

兩腿間放三角枕或海綿枕,患肢腘窩置一海綿墊,保持膝關節屈曲10-15度。


b.健臥 | 轉向健側

兩腿之間墊枕,健肢在下,患肢在上。


二.正確使用便盆


切忌強拉硬拽便盆,引起皮膚破損,托起整個骨盆,放于便盆上,切忌過度屈髖,將床頭搖高30度。


三.術后康復鍛煉很關鍵


1.術后1-3天

1)踝泵運動

a.轉動踝關節:由內向外轉動踝關節,持續5s/次。


b.屈伸踝關節:將腳向上勾,然后向下蹬,持續5s/次。


2)股四頭肌舒縮

繃緊大腿前方肌肉,盡量伸直膝關節  保持5-10秒,每組10次。


2.術后4天—1周

a.髖關節屈伸  主動,被動屈髖30度屈膝30度,足跟不離開床面。


b.直腿抬高   直腿抬高5-10S后放下,每組10次。


3.術后2-3周,鼓勵下床

將手術腿移到床下,防止手術髖外旋,將步行器放在手術側的腿旁,向床邊移動身體。健腿順勢移到床下,將身體轉正,扶步行器站立。


四.術后預防


深靜脈血栓是老年髖術后并發癥的最大殺手,所以術后活動就尤為重要。那怎么預防呢,也很簡單:術后抬高患肢,鼓勵患者盡早開始足趾運動,盡早下床活動,可穿加壓彈力襪,多飲水,降低血液粘稠,戒煙,藥物預防:低分子肝素鈉。


五.出院回家


出院回家后,指導措施也不能少。鼓勵患者控制體重,關節保暖,預防跌倒或撞傷,避免大強度運動,禁止直腿從高處跳落,補充鈣質,指導多食牛奶,魚類和貝類。


以上方面積極配合做到,老年髖患者的恢復程度就會大大提高,不影響以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哦!


作者:第六人民醫院急診   曹云蓮


老年髖的科普小知識

圖文簡介

老年髖部骨折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發生的骨折。骨折一般包括股骨轉子間的骨折和股骨頸的骨折,還包括股骨頭骨折和股骨轉子下等四部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