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017年公布的AIM-260“聯合空中戰術打擊導彈”概念圖
據《國家利益》雜志6月24日報道,美國空軍正在研發AIM-260“聯合空中戰術打擊導彈”。按照美軍計劃,該型導彈2022年開始投入實戰部署,裝備F-22“猛禽”和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以及F-35“閃電”戰斗機,逐步取代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成為美三軍通用的遠距空空導彈。AIM-260是一款新型空空導彈,射程超過300千米,具備較強的抗電子干擾和自動搜索目標能力,可先敵攻擊戰斗機和空中指揮-預警平臺,裝備部隊后將縮小其與中國、俄羅斯在遠程空空導彈領域存在的差距,給美軍帶來明顯的優勢。
AIM-120A是AIM導彈的基本型,為美國空軍和海軍共生產了約5150枚,1994年停產
發展背景
2019年6月20日,在俄亥俄州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舉行的一場開放日活動中,美國空軍武器項目執行官員安東尼·吉納滕波準將接受采訪時表示,美軍對其它國家發展的空空導彈感到不安,其中最為主要的是中國的PL-15。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五角大樓發現有必要開發性能改進的武器。這個方向的研發工作大約在兩年前,也就是2017年開始。AIM-260導彈的射程將超過AIM-120導彈,針對特定的系列威脅具備不同的能力。據美“戰爭地帶”網站記者喬·特里維西克稱,吉納滕波準將所說的“系列威脅”是指“在未來駕駛先進戰機的空中對手,正在研發并開始部署隱身戰斗機的中國和俄羅斯”。中國的殲-20隱身戰機已于2018年列裝部隊,俄羅斯也已建造了10余架蘇-57隱身戰斗機。同時,世界主要國家的空空導彈都在向更遠射程、制導性能和抗干擾能力更強的方向發展。俄羅斯現役的R-33或R-77空空導彈就具備這類特性。俄新型蘇-57戰斗機攜載的KS-172超遠距空空導彈,射程為320~400千米;K-37M遠距空空導彈射程300千米。
R-77是為了對抗美AIM-120空空導彈而研制的,其綜合性能與AIM-120相當
美國空軍和海軍目前裝備的射程最遠的導彈是AIM-120超視距空空導彈。該型導彈于上世紀90年代投入使用,曾進行過數次改進,但由于主要技術已經落伍。即使尚未服役的最新型AIM-120D空空導彈也只能在約160千米的距離內打擊目標,無法保證美軍戰機在空戰中獲得絕對優勢。這樣,在遠程空空導彈領域,美國目前處于“追趕”中俄的狀態,迫于壓力不得不啟動新型空空導彈的研制工作。
此外,特里維西克還強調指出,俄羅斯和中國“還一直在研發射程更遠的新式空空導彈,以配備這些先進戰機”。這些系列導彈可能在未來幾年出現,因此美國被迫放棄對AIM-120 的進一步升級,轉而開始開發一種全新的導彈。根據目前的計劃,在2021年AIM-260導彈將進行飛行試驗。一年之后,將有可能達到初步運用的準備狀態。
AIM-260中距空空導彈(下)與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AMRAAM)(上),兩者在外形尺寸上基本相同
現狀規劃
2017年秋,有報道稱美國新的國防預算內容包括開發一種遠程空空導彈,導彈命名為“新型遠程交戰武器”(LREW-Long Range Engagement Weapon)。消息稱開發工作將在未來兩年內進行,目的是應對外國發展同類武器,如俄羅斯的R-77或R-33空空導彈。2019年6月20日,軍方在接受《空軍》雜志采訪時,介紹了有關新型空空導彈研制項目的情況。美軍方稱空軍正在與洛馬公司、陸軍和海軍開展合作,希望在2022年將這款先進的“聯合空中戰術導彈”投入戰場。有關工作大約2年前就啟動了。此次披露新導彈的名稱為AIM-260“聯合空中戰術導彈”(JAMT——Joint Advanced Tactical Missile)。AIM-260導彈在陸軍、空軍和海軍聯合開發計劃的框架內研制,研制成功后將交付這3個軍種部隊使用。研制合同賦予了洛馬公司,訂貨方參與和監督研發工作。新型空空導彈將于2021年開始飛行試驗,2022年進入初始作戰準備階段。運載工具將是美軍主要先進戰斗機。AIM-260導彈研發結束后將由軍方采購。軍方沒有介紹所需導彈的確切數量,但表示第一份合同將訂購數百枚。在空軍,AIM-260導彈將裝備F-22和F-35戰斗機。在海軍,AIM-260導彈將由F/A-18E/F戰斗機運載。AIM-260導彈將逐步取代現役的AIM-120導彈,2026年美軍將于停止訂購AIM-120導彈。預計AIM-260導彈的服役期限將與AIM-120同樣長。AIM-120于1991年投入使用,考慮到美軍現行武器裝備發展計劃,其服役期限將超過35~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