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消防實用知識的需求不斷增長,民國時期出版的寥寥幾種讀物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于是社會各界紛紛編寫消防讀物。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后方部編寫,于1954年發行的《消防常識手冊》是其中編寫得比較好的一種。此書分為八章,涉及消防規則、管理制度、滅火原理、起火原因、火災處理和消防器材等各方面,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可惜此書主要在部隊發行,民間流轉不多。 上海公檢法軍管會編寫的《群眾消防》也是當年編寫得比較好的消防讀物,其內容包括怎樣做好群眾消防工作,怎樣防火,怎樣救火,特種火災,消防器材,救護急救和防空時的消防工作等方面。 可惜此書作為內部學習參考資料,不得翻印,使其知識傳播作用受到限制。 幾個大城市的公安、消防等機構也編寫了一些消防讀物。其中上海市公安局消防大隊1954年編寫的《居民消防》印了10萬冊,社會影響比較大。 天津市公安局1951年編寫的《當心火災》發到全市各公司、工廠、倉庫等場所,在單位防火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上海市公安局消防大隊編寫的《消防業務操練*水帶操》是這些書中的精品,這本封面漂亮,配圖精美的專業書詳細介紹了各種水帶操練,實用性很強。 除了政府機關,社會各界也編寫、發行消防讀物。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出版了兩種,湖北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和當地林業局護育科出了一種吉林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出了一種,這是我國科普團體最早出版的消防讀物。 保險公司也不甘落后,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各地的分公司單獨或和政府有關部分共同編印了消防讀物贈送給企業單位,為企業的防火工作作出貢獻。 行業同業公會也根據本行業的需要,編寫消防讀物,如上海市造漆工業同業公會編寫的《消防手冊》包括“硝酸纖維管理規則”、“危險品管理暫行規則”和“學習參考資料”三部分,對該行業的防火工作很實用。 護林防火,是消防界在建國初期重點關注的領域。除了科普團體編印的小冊子外,正規出版社也出版了多種有關讀物。 其中東北人民出版社以獨幕歌劇的形式編寫了《防火護林》,于1951年出版,它是我國第一種歌劇消防科普讀物。 新中國建立后短短幾年內,我國出了不少消防讀物。這些讀物雖然缺乏經典傳世作品,并且絕大部分只是小冊子,但當年在傳播消防知識,提高人們的消防意識上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END 文|范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