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雙相情感障礙



最近小蒲姐的助理發來一段視頻,有人在“海陸空”各種交通工具上胡攪蠻纏、吵鬧不休,一度上了熱搜。

被關注以后國航高層站出來說,視頻里的主人公曾經是國航的空乘人員,十多年前就患有雙相情感障礙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有上千萬人受到雙相情感障礙的困擾。

它一方面是在文藝界中流行的所謂“天才病”,美國精神病學教授賈米森在《瘋狂天才》一書中列舉了多位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文藝界名人,如梵高、海明威、拜倫等。

另一方面又是一種毀滅性的病魔,其自殺率在各種精神疾病中獨占鰲頭

像視頻里這樣的情況,也是好萊塢大明星費雯麗曾經走過的路。

這位《亂世佳人》中野心、耀眼、活潑的斯嘉麗,“她會無緣無故變成一個暴怒的怨婦,聲音可瞬間變得尖刻、刺耳,眼神尖銳到駭人;舞臺上的她頻頻崩潰,忘詞、唱錯、攻擊同臺演員。但當她安靜下來,又楚楚可憐得像一個受傷的小孩。”

雙相情感障礙到底是什么樣的疾病?這個病能治嗎?當精神疾病患者擾亂公共秩序的時候,法律怎樣約束他們?
 
為了查出真相,我小蒲姐做了一番功課。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郁癥,屬于心境障礙的一種。從躁郁癥這個別名就能看出來,它和躁狂、抑郁都脫不了關系。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郁發作的常見精神障礙。

躁狂發作的時候,人會變得特別興奮、激動、情感高漲、言語增多;抑郁發作的時候,又會變成另一個極端——悲觀、呆滯、情感低落、思維遲緩。

躁狂和抑郁交替循環發作,一時間化悲為喜,一時間又轉喜為憂。



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迎接他們的,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


抑郁發作的時候,表現和抑郁癥非常相似,之前阿爾法寫過一篇關于抑郁的推送,感興趣的小特工可以來看看?突突然然不喪了!可是抑郁了


我們今天重點講講躁狂發作的癥狀。


躁狂發作時,患者一般會特別愉快、自我感覺良好,而且思維內容豐富多變,經常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精力非常旺盛,但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這么一看,躁狂狀態好像還挺積極向上的。可別忘了,在躁狂狀態中,會經常出現情緒不穩、暴躁、易怒的問題,在嚴重的情況下,有的人甚至還會出現破壞和攻擊行為。通常這種易怒、暴躁的情緒消失得很快,處于躁狂中的人會很快轉怒為喜。


所以,雙相情感障礙突發導致激動暴怒,從醫學角度來講是成立的。

 

可是,把所有激動暴怒導致的社會問題,都怪罪給雙相情感障礙,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點?精神疾病不是免死金牌,不是犯罪的庇護傘,也要受到法律的管束。


光發幾次脾氣、情緒失控幾次,并不能就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

因為在雙相情感障礙中,不管躁狂發作還是抑郁發作的狀態,都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躁狂與輕躁狂的發作一般很突然,會持續2周至4~5個月不等(大部分人發作時間約為4個月);

抑郁發作的持續時間長一些,大部分人的發作時間約為6個月。

想確診雙相情感障礙,必須得滿足3個條件:


1.出現過躁狂或輕躁狂發作,也出現過抑郁發作。


2.躁狂發作,至少應持續1周以上,而且發作時會擾亂日常工作和社會活動;輕躁狂發作,雖然不會擾亂日常工作、社會活動,但也應持續4天以上。


3.首次出現抑郁發作,癥狀至少應該持續2周以上。


雙相情感障礙,還特別容易復發。


多數研究發現,40%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1年內復發,60%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2年內復發,73%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5年內復發。最初的3次發作,每次發作間歇期會越來越短。


精神疾病患者在發病時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但如果的確給他人帶來了傷害,應該怎么辦?

沒有人能逃脫法律的管制,即使是精神病患者也不例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三條中規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應當給予處罰。

精神病患者受親屬、所在居委會、所在單位等相關部門的監護;出行時,應有專人監護陪同。一旦精神病患者出現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執法部門是要對監護人或相關部門提出警告的。

那么雙相情感障礙是否有藥可醫?

小蒲姐告訴大家:有的!雙相情感障礙是有藥可醫的,而且維持預防性治療還能有效防止復發。


服用鋰鹽進行預防性治療,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郁的復發,且預防躁狂發作更有效,有效率達80%以上;研究證實,用鋰鹽維持治療雙相情感障礙兩年,無效或復發患者只有11%。


可能小特工和老探員會問了:既然精神疾病有法管理,有藥可醫,那為什么還會出現這么多社會問題呢?

唉,還不是因為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正規治療的比例太小了!

有調查顯示,中國精神障礙疾病的月患病人數約為2.45億,但其中起碼有2.2億人處于“放飛自我”的狀態——從沒看過病,也從沒咨詢過相關問題。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并不是施暴的定時炸彈。

阿爾法給我看過一組調查數據。數據顯示,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存在暴力傾向或行為的只有8%~10%,而未患精神疾病的人有近20%使用過暴力。
 
精神疾病患者多數在一生中不會做出危及他人安全的過激行為,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去先入為主地看待他們。偏見和歧視并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把精神疾病污名化、恐怖化,不能讓矛盾就此消釋,反而可能激化。
 
看待和評價問題,還是就事論事比較理性。

其實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可以達到近乎與常人無異的狀態。少一點異樣的眼光,多一點友善的理解,可以幫助他們正常地溝通、正常地生活,也讓社會少一些爭吵,多一些理智。

有些時候,飽受雙相情感障礙折磨的人,寧愿傷害自己,也不愿意去傷害別人。他們可能遭受著失眠、記憶力下降的折磨,會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激動而自責,進而產生自殺的念頭。



擁有良好社會支持的患者,在抑郁發作后會康復得更快,而且癥狀也更輕微。


因此,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處于健康狀態時就要注意去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建立相互愛護、遷就的關系,進行簡單而又節制的社交生活,能更好地預防患者陷入抑郁狀態。


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經歷著躁狂、抑郁兩端轉化的瘋狂情緒體驗,總是游走在天堂與地獄之間,這種急速上升和跌落谷底的感覺使他們在一個個日夜里拼命掙扎,這就像讓一個普通人一輩子不停地玩跳樓機,如何不痛苦??


可能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這種疾病黑暗中的一絲光明吧。 


謝謝惠顧。~今日小蒲姐營業結束。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


小蒲姐參考情報:


1. 蒲公英醫學百科

2. 百科名醫網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抑郁兩端轉化的瘋狂情緒體驗

圖文簡介

急速上升和跌落谷底像讓普通人一輩子不停歇地玩跳樓機。如何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