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人類絕大多數問題都是自己作 [zuō]出來的。

先花大把的金錢把自己肚子搞[chī]大,再花大把的金錢把肚子上的游泳圈甩掉。

無論健身房揮汗如雨還是吃減肥藥、扎減肥針、上減肥課,為了瘦下去,什么苦都能吃。


在各種熱門減肥方法中,輕斷食是最近幾年在中國非常流行的一種。

簡單說,輕斷食就是在每周的任意兩天,只吃很少的東西甚至不吃東西,其他五天享受美食。

說白了,這其實就是歐美版的“辟谷”。

該理論的追隨者認為,通過輕斷食可以調節人體代謝,排除其他幾天積累的毒素。

但最近德國癌癥研究所和海德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輕斷食和其他節食方式相比,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優勢。


很多輕斷食的攻略和書籍都會告訴讀者,輕斷食不反彈,而且可以改善代謝、重建健康。

但德國營養學會卻警告說,輕斷食并不適合長期的體重管理,也沒有足夠證據支持輕斷食的長期健康效應。

之前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小規模研究認為,輕斷食有一定的正向效果,因此德國癌癥研究中心覺得有必要開展一項更大規模的研究,看看輕斷食的長期效果。


在他們組織的這項研究中,共有150名超重或肥胖的志愿者,時間跨度為半年多。

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志愿者被隨機分為三組。

第一組采取傳統的節食方法,即每天攝入的能量縮減20%。

第二組采取每周2天輕斷食的方式,但每周總的能量攝入也是縮減20%。

第三組作為對照組,不對飲食進行強制的干預,只是按照德國營養學會的建議,讓他們均衡飲食。

隨后的38周,研究者記錄了他們的體重以及其他健康指標。


最終的結果也許會讓輕斷食的信徒們感到驚訝。

盡管第一組和第二組志愿者的體重、內臟脂肪、腰部脂肪、脂肪肝等指標都得到了改善,但輕斷食的效果和傳統的飲食控制方式沒有差異,兩種節食方式在其他生化、代謝和基因表達方面也沒有發現任何差異。

不過好消息是,研究者用“磁共振成像”分析了志愿者們的體脂分布,結果令人振奮。

無論哪種節食方式,哪怕體重只減少5%,內臟脂肪可以降低20%,肝臟脂肪降低超過三分之一。


其實根據最近發表的一些研究結果,節食方式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關鍵是選擇一種控制方案并遵照執行。

比如針對低碳水和低脂飲食的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類似,兩者也無顯著差異。

當然,對于某些人來說,輕斷食似乎一種相對好的方法。

畢竟每天控制飲食需要很強的自律,而超重和肥胖的人往往就是缺乏自律。

與其這樣,不如一狠心,在2天時間里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在剩下的5天正常享受美食。


至于你應該采取哪種方式,我沒有答案,反正我不胖。

但德國研究人員給出了他們的的答案。

“Just Do It!”

“行動是最好的答案!”


別迷信輕斷食,德國最新研究結果是這樣的!

圖文簡介

對于某些人來說,輕斷食似乎一種相對好的方法。畢竟每天控制飲食需要很強的自律,而超重和肥胖的人往往就是缺乏自律。與其這樣,不如一狠心,在2天時間里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在剩下的5天正常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