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豬豬”可是實打實的的“流量擔當”。正是“豬”紅是非多,所以最近關于豬肉的問題,也有不少的報道。
它所代表的意思是檢疫合格的豬肉。經檢疫合格的豬,藍紫色印章上面有動物檢疫合格、生產日期、屠宰廠檢疫編制號等信息。
紅粉色章代表的意思是檢驗合格的豬肉,印章有5種形狀,分別為X形印章、三角形印章、橢圓形印章、長方形印章和圓形印章。
蓋有這種印章的,說明是有問題的豬肉,是要銷毀的,不能出售食用。一旦看到這樣的豬肉在銷售可以直接報警,或向相關主管部門舉報售賣流通此豬肉的商家和個人。
三角形印章
蓋有這樣印章的豬肉在規定的時間,經過高溫處理之后才能銷售和食用,否則是不能出售和食用的。一定要慎重購買。
橢圓形印章
蓋有這樣印章的豬肉,說明是用來提煉工業用肉的原料,不能銷售食用。
長方形印章
蓋有這種印章的豬肉表示煉制成油脂(豬油)才能食用,而不能直接烹制。以上四種形狀的印章一般我們在商場、市場上是見不到的,能夠見到僅以下一種形狀的印章,那就是圓形印章。
圓形印章
只有蓋有圓形印章的豬肉才是合格的豬肉,這樣的印章上一般會有工廠的名字、檢驗合格字樣和生產日期,選購豬肉一定且只買蓋有圓形印章的豬肉。
又稱排酸肉、冷卻肉,是指嚴格執行獸醫檢疫制度,對屠宰后的畜胴體迅速進行冷卻排酸處理。使胴體溫度(以后腿肉中心為測量點)在24小時內降為0~4℃,并在后續加工、流通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在0~4℃的溫度下。
顏色:新鮮的肉顏色鮮紅。而隨著時間延長,肉暴露在空氣中,肉中呈現紅色的肌紅蛋白接觸氧氣被氧化,肉的顏色會變得灰暗。
氣味:新鮮肉的氣味除了新鮮的肉腥味,沒有其他異味或蛋白質腐敗的臭味。
質地:新鮮的肉用手輕輕按壓有彈性,不發軟,按壓痕跡會很快恢復。
注水肉在臺面上放置一會后(大約十幾分鐘),就會有水滲出來,而且用手觸摸滲出來的水,感覺不發黏。(正常的肉由于蛋白等物質的存在,即便有汁液滲出來,也是有點發粘的)
很多人覺得肉是越剛是剛宰殺的越好:魚肉要看著現殺,拿回家馬上烹飪,魚身還會僵硬拱起來的那種才好;豬肉也要剛殺完的還滴著血的才好吃。
其實這是認識誤區。科學已經解釋,剛殺完的肉并不是最好吃的時候。不同動物的肉殺完后達到最好吃的狀態所需的時間也不同,但是它們都需要一定的宰后成熟時間來讓肉變得柔嫩、有滋味。
豬肉宰殺完24小時后最好吃;牛羊肉要1-2個星期;雞肉要12個小時;魚肉宰殺完4個小時后再吃非常鮮美,而且質地柔嫩(但保存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溫度條件,盡可能存放在0-4℃冷藏環境下,不然很容易變質)。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了,如有很多問題,歡迎微信后臺留言或添加肉叔微信:roushu2019
今日話題 最近豬豬實在太火 所以還是要多多注意下 歡迎下方留言區 和肉叔一起討論 【文章來源食研所(shiyansuo-cma)微信公眾平臺,食研所專注食物科普、生活常識以及餐飲文化的發掘和普及,歡迎加入我們一起探索關于美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