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類人:遇到一點小事就變得緊張、不知所措,人多的時候還特別拘謹、沉默寡言,好像別人看一眼就能讓她們瞬間面紅耳赤。
這是自卑、心理素質不好的原因,不過好的心理素質也不是天生的,也得慢慢鍛煉。下面就來說說提升心理素質對我們到底有哪些提高:
1、建立正確的認知
什么是認知?先來官方解釋一下:認知,指通過心理活動獲取知識,也稱為認識。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是對作用于人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現象。人的認知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為什么要強調正確的認知?
因為看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依次排序是:認知水平、膽量、毅力、勤奮、運氣,并不是大家認為最重要的勤奮,認知水平才是首要的。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于提高自己。多學習、多思考肯定沒錯,當經歷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認知能力也就提升了。
相反,如果一個人的認知能力低,想法就會單一,缺乏判斷力,還會表現的很固執,任由別人怎么說,都不會改變主意,這樣的人只會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停滯不前,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2、提高觀察的能力
觀察,可不是隨便讓你沒有目的的看看就行了,而是要帶有一定的研究性質用心仔細的看。像很多女性不屑于全面觀察事物,不是道聽途說就是片面地認為這些東西沒什么用處,因此就忽略了觀察過程。
殊不知,觀察能力可是一個人取得成就的重要能力。如果處處留心觀察、搜集、整理,就會從中發現極為重要的信息,持之以恒,洞察世事的能力就會提高,內涵也會隨之深厚,知識儲備自然就日益廣博了。所以趕快睜大眼睛用心去觀察,讓外界信息源源不斷地進入自己的大腦吧!
3、增強記憶力
有些人曾經游歷過的城鎮鄉村、觀看過的電影戲劇、聽過的動聽歌曲,雖然會淡忘的差不多,但依然能回憶起來。
難道這就是一個人記憶力好的原因嗎?
顯然不是,而是因為記憶也是有訣竅的。先來說說什么是記憶吧:顧名思義,先有“記”,才有“憶”。識記和保持就是“記”,再認或再現就是“憶”。所以,記憶是個“記”與“憶”彼此緊密聯系的完整的心理過程,具體包括識記、保持、再現三個過程。
而能將自己以前的事回憶起來的人,是因為他們按照這個記憶規律去進行記憶,慢慢的自己的記憶力也就增強了。
4、擴展想象力
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的影響下,對人腦中已有的表象經過改造和加工產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如電視里播的什么穿越劇、神話劇都看過吧?這些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但是通過人們不斷擴展想象力,就會把一些常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東西變為現實呈現出來。
因此,培養想象力可以從涉獵廣泛、儲備豐富的知識、運用聯想法幾方面著手,這樣就能使人生長久地停留在“保鮮期”, 讓積極、活躍的思維、想象沿著正確方向順利進行,靈感就會出現,并且能快速捕捉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5、提高注意力
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注意范圍擴大,很少就集中在某一件事或某件東西上,長此以往把握的對象越多,要達到高度水平的注意也就越困難。反之,如果將自己注意的范圍縮小,把握的對象就會越少,要達到高度水平的注意也就越容易。
如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在水稻雜交的領域里,觀察、注意、想象、研究、創造。他的事跡告訴我們:人的注意品質同人的需求品質、情感品質等是緊密相關的,它是一切認識和行動的開端和前導。世界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能始終把自己的注意力和注意范圍集中在某一點上的人。因此,想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要迫使自己擺脫一些東西的誘惑,把注意集中到需要的客體上,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
6、增強自制能力
生活中,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要想增強自制能力,在面對任何事情時,都要理智、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約束自己的行為,成為駕馭現實的主人;還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以輕重緩急滿足那些社會要求和個人身心發展所必需的欲望,對不正當的欲望堅決予以拋棄;處在危險和緊張狀態時,不輕易為激情和沖動所支配,不意氣用事,能夠保持鎮定,臨危不亂,克制內心的恐懼和緊張。要知道良好的自制能力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或者經常進行意念控制訓練,如在緊張的活動之前,對自己說些建立信心、給人力量的話;在面臨困境或身臨危險時,利用口頭命令,如“要沉著、冷靜”,以組織自身的心理活動,獲得精神力量、喚起自尊、戰勝怯懦,自我激勵。總之,人的自制力是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千百萬小事中培養、鍛煉起來的。許多事情雖然微不足道,但卻影響到一個人自制力的形成。
了解了這么多,是不是對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體會?那就趕快加強鍛煉自己吧!
作者: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