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藍光對人體的危害時,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藍光會危害人們的視力健康,但其實藍光除了會對眼睛造成危害之外,還會對皮膚造成損傷。那么,藍光究竟會對皮膚造成什么樣的損傷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自然界的光是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譜組成的,不同波長的光在視覺上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比如波長是600納米~700納米的光,人們看到的是紅色的光;波長是500納米~600納米的光,人們看到的是黃色的光;波長是400納米~500納米的光,人們看到的就是藍色的光,即藍光。

藍光的來源有很多,眾所周知的是來自手機、電腦等。另外,人造光源中也保留了大量的藍光,這樣會使人工光更白、更亮,有些特別白亮的光給人一種泛藍的感覺,其實就是由于藍光比例過高造成的。

藍光會引起長達3個月的黑色素沉著,尤其易在表皮顆粒層和更深層的皮膚層產生色素沉淀。另外,藍光還會加速皮膚老化,藍光和紫外線都是造成皮膚老化的主要原因。藍光比紫外線具有更長的波長,能夠更深地滲入到皮膚,造成細胞DNA氧化損傷。目前已有研究證實,藍光會改變表皮細胞的結構,并且還會減少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產生。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保護皮膚不受到藍光的損害呢?專家建議,可以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硒、β胡蘿卜素等的食物,這些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另外,在夜間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時開啟夜間模式,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藍光對人體的輻射。

本文由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時巖進行科學把關。

藍光傷害的僅僅是眼睛?其實皮膚也在被“侵襲”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