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創業,賺錢并不比外面少,最主要還離家近。”日前,在左權縣麻田鎮上口村,看到了這位被村民點贊的張楠。年僅35歲的她熱情而健談,在和我們聊她的故事時,流露出了那種創業女士特有的自信。

自強自立,艱苦創業

2012年,在外打工的張楠,聽說老家鄰村農民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產業化路子——種植蓮菜,于是她就和丈夫商量后決定回家創業。剛開始丈夫并不支持,因為他擔心老家太行山上不適宜種人家南方的東西,對這一項新產業沒信心。怕到時錢掙不下,再出來打工就沒那么容易了。當時張楠執拗的說:“如果碰到萬一,我就和你一起過苦日子”,最終說服丈夫回鄉了。通過兩個月在鄰村學習有關蓮菜的種植技術后,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試種。

引入項目,擴大規模

張楠起早貪黑,功夫也沒有白費。當年,僅蓮菜一項就收入了一萬多,這讓她對未來充滿信心,并樹立了新的目標。針對當地的有利條件,她的蓮菜也從原先的2畝增加到了4畝,同時還引入新的品種核桃,開始了多種項目經營。

借助網絡,拓寬渠道

隨著蓮菜和核桃種植業的不斷擴大,到目前為止,一共有7畝蓮菜,6畝核桃,年收入可達7萬左右,這時張楠又開始關心銷路問題,積極做起了“推銷員”,自己跑市場,主動聯系了榆次的田森超市、一些周邊的批發市場等,搭建起了銷售平臺,這樣一來,基本可以消化一部分。同時還借助網絡的力量,建立微商平臺,成立微信群進行銷售,希望可以解除銷售的后顧之憂。

幾年來,張楠始終秉承著“勤勞、踏實”的宗旨,譜寫了一首農村女性創業的風采之歌。

作者:李倩倩

張楠:種植蓮菜走上致富路

圖文簡介

“在家鄉創業,賺錢并不比外面少,最主要還離家近。”日前,在左權縣麻田鎮上口村,看到了這位被村民點贊的張楠。年僅35歲的她熱情而健談,在和我們聊她的故事時,流露出了那種創業女士特有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