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睡眠質量對其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很多家長并不知道如何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空間,還有的家長因缺乏相關經驗從而讓寶寶養成了不正確的睡眠習慣,導致寶寶的睡眠不好,影響發育。如何判斷寶寶睡得好不好呢?最直觀的方法是觀察寶寶第二天睡醒之后的情緒 。如果寶寶睡醒后出現了打哈欠、發脾氣等現象,很可能是睡眠中斷或沒睡好,而伸懶腰則是睡眠較好的表現。
如果孩子哭鬧時沒有醒來,在一分鐘以內恢復正常,家長千萬不要盲目干預。有些孩子哭聲越來越大,甚至站起來睜開眼睛哭,此時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個擁抱,安撫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若擁抱一會兒后孩子慢慢平復,往往只是做噩夢了;如果在家長擁抱的同時還不時抽動、哼唧哭鬧,很可能是發生了腸絞痛,可以通過熱敷進行緩解,日常注意調整孩子的飲食。
如何讓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呢?爸爸媽媽需要讓寶寶形成睡眠周期,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感受不到陽光,褪黑素分泌受到影響,所以寶寶感受不到晝夜規律,在一歲左右,爸爸媽媽要幫助寶寶形成這個晝夜規律,白天多讓寶寶曬曬太陽,晚上要關燈睡覺,不要夜里開著長明燈。
此外,不要讓孩子養成伴睡的習慣,盡可能在夜間延長喂奶的時間。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半夜醒來的問題時,第一時間就是抱起孩子安撫他,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如果寶寶沒有不適,夜里常醒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習慣造成的。如果寶寶每次醒來,爸爸媽媽都立刻抱他或給他喂食,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建議寶寶夜里醒來時爸爸媽媽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應該立刻拍拍他,安撫著想辦法讓他睡去,一般處在迷糊狀態的寶寶都會慢慢睡著的。
本文由山西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小兒科副主任醫師張烈萍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