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五顏六色的鮮花讓人們感受到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受到生命綻放的無限魅力。那么,為什么鮮花會有這么多種顏色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9年7月19日,滁州市定遠縣九梓村非洲菊基地,游客正在展示采摘到的各色鮮花。(牛國梁/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quán)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zhuǎn)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965或021-63519288。)
鮮花的顏色很多是因為鮮花中含有各種色素,這其中最主要的是花青素和類胡蘿卜素。花青素是形成鮮花色澤最主要的色素,它就像一條變色龍,對溫度、酸堿度很敏感,只要周圍環(huán)境稍一變化,它就會隨之發(fā)生改變。遇到酸性物質(zhì)時,它會變成紅色,酸性愈強,顏色愈紅;在中性溶液中,它呈現(xiàn)紫色;遇到堿性物質(zhì)時,它會變成藍色, 堿性較強時,則變成藍黑色。有些白花,如菊花,萎謝之前微染紅色,說明這時它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更為神奇的是,有些鮮花的顏色可以一日三變,如牽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粉紅色,之后變成紫紅,最后變成藍色,這也是因為一日之內(nèi)花瓣細胞液的酸堿度和溫度發(fā)生了變化, 花青素隨之變化所致。萬紫千紅,原來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堿反應中呈現(xiàn)出來的顏色。
如果鮮花的顏色是黃色、橙黃色、橙紅色,那是因為這些花里含有類胡蘿卜素。類胡蘿卜素是廣泛存在于花瓣中的第二類色素,這種色素色如其名,呈現(xiàn)出的色彩類似胡蘿卜的顏色。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類胡蘿卜素有600多種,不同種類的類胡蘿卜素能使花顯出黃色、橙黃色、橙紅色等。此外,影響鮮花顏色的色素還有類黃酮、醌類色素、甜菜色素等。
人工選擇大大豐富了鮮花的顏色,并且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取得顯著成果。如牡丹,其最早花色只有粉紅一種,經(jīng)過人工栽培,在北宋中葉,幾十年功夫就由粉紅創(chuàng)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紫、黃色、白色等各種顏色;又如虞美人,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目前花色已經(jīng)有紅色、黃色、橙色、白色、藍色等。所以,多種顏色的鮮花既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高級工程師、北京植物園科普館館長王康進行科學性把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