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到了,很多家長憂心忡忡:經歷了一整個假期的“瘋玩”模式,孩子“野”了不少,如何能讓孩子“收起心來”好好學習便成了大問題。那么,對于家長來說,如何才能有效地讓孩子“收起心來”,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9年2月20日,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第三小學各民族師生歡聚一起,互送祝福,喜迎開學季。(高東風/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給孩子設置學習時段

人的大腦很聰明,它會記得與學習有關的神經系統的興奮時間段。家長可以給孩子在每天上午和晚上設置學習時段,即讓孩子在早上八點開始學習,開啟“學習模式”,晚上吃完晚飯后開始學習,開啟“寫作業模式”。如果能讓孩子在這兩個時間養成學習的習慣,就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開學后的時間安排,在“該學習的時間”更容易、更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

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僅僅進入學習狀態并不足以算作好好學習,孩子還應該做到有效學習。要想讓學習更有效,孩子在新學期開始就要設置學習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然而,由于孩子心智還不成熟,在電子游戲、電視節目、外出游玩等因素的干擾下,孩子給自己制定的計劃往往無法實現。

如果反復出現“制定計劃無法實現”的情況,孩子就有可能出現“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現象。該心理現象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它指“如果人在最初的某個情境中獲得無助感、無能感,那么其在以后的其它情境中也很難從這種感覺中擺脫出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經常無法實現自己的計劃,那么其在實行計劃之前就會認定自己必然失敗。

因此,不恰當的學習計劃不僅會導致孩子在開學之初“破罐子破摔”,還會影響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于是,家長是否能幫助孩子制定恰當的學習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計劃中涉及的目標要恰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的心理,但幫助孩子成長不可操之過急,給孩子設定的目標一定是孩子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當孩子達到目標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正向反饋,比如對孩子進行夸獎和鼓勵等。

2.計劃中涉及的目標要“少而小”。家長不要一次性給孩子制定過多目標,過多的目標會讓孩子分散注意力、消耗自制力。同時,目標要具體一些,比如目標可以是“做完20道數學題”等。

為孩子營造“開學氛圍”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輔助手段為孩子營造“開學氛圍”,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1.購買學習文具,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文具店,購買新學期可能用到的學習文具,或去書店購買新學期需要閱讀的課外書籍等。

2.轉移話題,讓孩子感受“學習氣息”。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與學校、同學有關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學校里發生的愉快的事情等。

3.調整生活習慣。寒假期間,有些孩子吃得比較油膩,在開學后,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少吃油膩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以免孩子在上課期間容易餓的情況發生。

作者:心理服務基層科普講師、河北省三河市第八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馬帥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開學季到了 如何幫助孩子“收起心來”好好學習?

圖文簡介

開學季到了,很多家長憂心忡忡:經歷了一整個假期的“瘋玩”模式,孩子“野”了不少,如何能讓孩子“收起心來”好好學習便成了大問題。那么,對于家長來說,如何才能有效地讓孩子“收起心來”,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