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快節奏生活讓很多上班族不得不選擇在外就餐,為防止“病從口入”,大家會選擇用開水去燙一下碗筷,認為這樣就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其實,這樣做的效果并不如大家所想,這是為什么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8年2月28日,顧客在浙大新開的老食堂品嘗西餐。
(龍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外出吃飯是否要用開水再洗一遍餐具,純粹看個人習慣。從衛生角度,自然會干凈一點,但差別并不大。因為溫度和時間不夠,肯定無法達到殺菌目的。如果使用開水壺煮沸的水,在一瞬間沖燙餐具,也許可以殺死餐具上的部分細菌,但是多數時候從暖水壺或者其他容器倒出的熱水,最多只有六七十攝氏度,充其量只能帶走部分灰塵。
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學專家徐超舉例說,沙門氏菌得用80℃以上的水,燙洗15分鐘以上才能被殺死;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得用80℃以上的開水燙洗30分鐘才被殺死;致病性大腸桿菌則需要55℃的水燙洗1小時或60℃水燙洗5~20分鐘才會被滅活。
人們在外出就餐時,首先應該選擇正規餐廳,這些餐廳一般都有正規的衛生許可證,可以放心使用其提供的餐具。另外,人們在使用餐具前,可以做以下三點準備:
1.看。看外面的塑封膜是否干凈,如果膜上雜質很多,則有可能是廢塑料重復使用,還要看生產信息(廠址、聯系電話、產品保質期等)是否齊全。
2.聞。打開塑封后,聞聞是否有刺鼻氣味,如果是用洗衣粉等清潔液清洗的,會有較強的氣味殘留,如果油脂殘留也會有不良氣味。
3.摸。用手摸一下餐具,如果有水、澀的情況,則可能是油污沒洗干凈。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