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蔬菜種植面積671萬畝,已成為種植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因為蔬菜產品中農藥殘留和其他有毒物質超標造成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蔬菜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前蔬菜產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在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諸多因子中,農藥殘留是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核心環節。如何開展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保證城鄉人民吃到“放心菜”成為社會十分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下面就和菜農朋友來談一談蔬菜病蟲綠色防控和農藥殘留控制應著重從那幾個方面著手。

一、掌握蔬菜病蟲害

綠色防控策略

為確保蔬菜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方針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新理念,堅持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綠色防控策略開展病蟲害防控工作。

二、農業防治技術要點

1、在宏觀上把蔬菜生產納入當地大農業生產的一部分,統一安排農田耕作、輪作計劃。除城鎮郊區常年菜地外,各地的季節菜地、反季節菜地都要因地制宜種植蔬菜。一個地方種植蔬菜的種類、品種不要過多,一般按“一村一品”或“一村兩三品”安排生產。而且一村中的現代化三個種植的蔬菜品種,也要分屬不同科,這樣可阻斷許多病蟲的食物鏈,一些寡食性(就是食性單一)的害蟲就猖獗不起來。

2、在微觀上,每一茬菜的栽培過程,要從選地、整畦、品種選擇、茬口安排、種子消毒、播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產品采收等各個農事環節,都必須嚴格把關,嚴防病蟲侵入。

3、主要技術措施:包括清潔田園雜草,合理輪作,套播,地膜覆蓋,使用腐熟的有機肥,使用適合當地的抗病蟲品種,適時育苗播種,生長期及時摘除病枝果葉及蟲卵集中銷毀,科學合理進行水肥管理等。

三、物理防治技術要點

1、病蟲害物理防治是通過栽培設施創造不利于病蟲發生但卻有利于或無礙于作物生長的防治方法。

2、主要技術措施。

①防蟲網覆蓋栽。應用大棚或小拱棚的骨架,上覆蓋30目尼龍網,在全封閉的情況下,栽培蔬菜,利用尼龍細網的阻隔,達到防蟲害的目的。大棚適合瓜類、豆類和大葉菜類栽培用,小拱棚適合短期綠葉菜類栽培用。

防蟲網覆蓋,防蟲效果達96%以上,可以不必噴灑任何農藥治蟲,抗御臺風暴雨、冰雹的自然災害;還有增濕降溫的效果。最適合夏秋季病蟲害發生高峰季節的蔬菜栽培或育苗用。

防蟲網覆蓋栽培的技術要點:一是徹底消滅土壤前茬有害殘蟲。前茬收獲后,把菜地翻犁晾曬數天后再播種。二是網要覆蓋緊密,網四周要用泥土封死壓實,以免害蟲潛入。三是不使網內菜菜葉觸網。對種植比較高大的菜,竹架要稍高,避免害蟲在網外向菜葉產卵。澆水量要適當減少。但是直播短期綠葉菜,第一次要澆足底水。五是防蟲網覆蓋有保濕作用,在夏季多雨高濕的年份,如栽培管理上澆水過勤,或播種密度過大,都可能因高溫高濕而誘發菜苗猝倒病和株菜腐爛病的發生。必須注意及時降濕和防病。

②頻振燈、黑光燈誘殺。很多夜間活動的是昆蟲具有趨光性,可利用各種誘蟲燈進行誘殺。夜蛾、螟蛾、毒蛾、菜蛾等幾十種蛾類以及金龜子、螻蛄、葉蟬等害蟲可用頻振燈、黑光燈誘殺。



③黃板誘殺蚜蟲。黃色對蚜蟲有強大引誘力。使用黃板誘殺蚜蟲,可使菜蚜晚發生半個月左右,以后蚜蟲量也很少。通過黃板誘殺蚜蟲,還可減少傳毒媒介,減輕病毒病的發生。田間設置黃板高度,略高于菜株即可,一般不超過1米,每畝設8塊即可。

銀灰色有驅蚜蟲的作用,因此在夏秋季蔬菜培育易感染病毒病的菜苗時,可用銀灰色的遮陽網覆蓋育苗,可以減少病毒病的發病率。

四、生物防治技術要點

病蟲害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種有益生物和生物的代謝產物來控制病蟲害,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比具有經濟、有效、安全、污染小和產生抗藥性慢等特點。

在藥劑防治中,應優先選用生物農藥防治蔬菜病蟲害。生產中常使用蘇云金桿菌(BT)、白僵菌防治菜青蟲;顆粒體、多角體病害防治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瀏陽霉素防治紅蜘蛛、茶黃螨;農用鏈霉素防治青枯病;寧南霉素防治病毒病;農抗120防治炭疽病、枯萎病;印棟素防治菜青蟲、小菜蛾;苦參堿、煙堿、天然除蟲菊素防治菜青蟲、蚜蟲。

五、化學防治

1、病蟲害化學防治的藥劑選用原則

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時,應根據不同作物不同病蟲害正確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路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2、科學安全合理使用農藥

(1)熟悉病蟲種類,了解農藥性質,對癥下藥。蔬菜病蟲等有害生物種類雖然多,但如果掌握它們的基本知識,正確辨別和區分有害生物的種類,根據不同對象選擇適用的農藥品種,就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正確掌握用藥量。各種農藥對防治對象的用藥量都是經過試驗后確定的。因此在生產中使用時不能隨意增減。提高用量不但造成農藥浪費,而且也造成農藥殘留量增加,易對蔬菜產生藥害,導致病蟲產生抗性,污染環境;用藥量不足時,則不能收到預期防治效果,達不到防治目的。

(3)交替輪換用藥。正確復配,以延緩抗性產生。同時,混配農藥還有增效作用,兼治其它病蟲,省工省藥。

農藥不能隨意混配,有些農藥混合沒有絲毫價值(如同樣的防治作用,同樣防治對象的藥劑加在一起)有的農藥混合在一起可以增加毒性,因此農藥混用必須慎重。

(4)選適于不同蔬菜生態環境下的農藥劑型。例如噴粉法工效比噴霧法高,不易受水源限制,但是必須當風力小于1米/秒時才可應用;同時噴粉不耐雨水沖洗,一般噴粉后24小時內降雨則須補噴。在大棚內一般濕度大,應選用煙霧劑、熏蒸劑等殺蟲、殺菌劑。

(5)嚴格安全間隔期。藥劑防治時要嚴格按照農藥使用技術規程上規定的安全間隔期施藥,噴灑藥劑的蔬菜未達到安全間隔期時不能采收。

3、優選藥械。

使用合適的施藥器具,保證施藥質量。農藥覆蓋程度越高,效果越好。如噴霧防治時,霧滴越小,覆蓋面越大,霧滴分布越均勻。施藥要求均勻周到,葉子正反面均要著藥,尤其蚜蟲,紅蜘蛛多噴葉背,不能丟行、漏株。

4、加強病蟲測報。

經常查病查蟲,選擇有利時機進行防治。各種害蟲的習性和為害期各有不同,其防治的適期也不完全一致。只有準確預報,適時防治,才能用較少的藥劑達到較高的防治效果。

蔬菜病蟲害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后,可以明顯減少農藥的使用次數和農藥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保護天敵,實現病蟲可持續治理,達到生產安全、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綠色防控”目的,對保障菜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技術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廣應用植保綠色防控技術。


作者:趙治萍

編輯:申紅濤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設施蔬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

圖文簡介

近年來隨著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蔬菜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前蔬菜產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在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諸多因子中,農藥殘留是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核心環節。下面就和菜農朋友來談一談蔬菜病蟲綠色防控和農藥殘留控制應著重從那幾個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