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肥規律
施肥宜深不宜淺:桃樹的根系發達,側根和須根較多,吸收力強,但根系分布淺,多集中在地表下20~40厘米的土層。如營養不足,就會影響樹勢、產量、品質和壽命。所以施肥宜深不宜淺,淺施更易引起根系上浮。
對氮肥特別敏感:桃在幼樹期,如施氮肥過量,常引起徒長,難成花,花芽質量差,掛果遲,落果多,流膠病重。特別是土壤肥沃、肥水充足園地的健壯樹,謝花后施氮肥過多,枝梢猛長,落果特重。果實生長后期,如施化學氨肥過多,果實糖低味淡,風味差。盛果期需氮肥多,如氮不足,易引起樹勢早衰,盛果期縮短。弱樹如氮素不足,又會引起枝梢細短,葉黃果小,產量和品質下降。在衰老期,氮素充足,可促進多發新梢,推遲衰老進程;反之,氮不足,又會加速衰老,縮短植株壽命。
梢果爭奪養分矛盾突出:桃樹的新梢生長與果實發育都在同一時期,因而梢果爭奪養分的矛盾特別突出。
需鉀量大:桃樹對鉀的需要量大,特別是果實發育期鉀的需要量為氮的3.2倍,鉀對增大果實和提高品質有顯著作用。
喜微酸性至中性士壤:桃最適應的土壤pH值為5~6,pH值高于8易發生缺鋅癥,低于4又易發生缺鐵癥,吸收氮要在偏酸條件下才能進行,故施肥時必須注意土壤酸堿度的調節。
二、施肥要點
幼樹施肥:4年生以下的幼桃樹,如土壤疏松肥沃,生長非常旺盛,一年生直立枝可長達2米以上,但分枝細長,花芽形成小而弱, 不能提早結果。因此在施肥上,每年2~4月施適量氮肥,以促進發葉抽梢,第一年每株每月施腐熟人畜糞尿水20千克或灌水后每株施尿素20克;5~6月,以磷肥為主,鉀次之,氮少施,以免施氮過多,引起徒長,每株每月施磷銨鉀復合肥30克;7~9月,以鉀為主,磷為次,控施氮或不施氮,每株每次施磷銨鉀復合肥30~40克。以后的施肥,從第二年起,逐年依次遞增半倍至一倍。
大樹施肥及確定施肥量的依據:果實帶走養分的數量據國外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畝產果1800~2200千克的桃園,果實需要的純氮為11.3~11.6千克,純磷為3.6~4.5千克,純鉀為13.1~15.0千克。我國桃產區測定,每產100千克果實,需純氮0.5千克,純磷0.2千克,純鉀0.6~0.7千克。加上根系枝葉生長的需要,雨水的淋洗流失和土壤固定,土壤肥力中等的桃園,每年的施肥量應為果實帶走的2~3倍。
基肥:秋季9~10月是桃樹施基肥的最佳時期。施肥方法:幼樹用全環溝,成年樹用半環溝、輻射溝、扇形坑等均可。肥料用廄肥、堆肥、土雜肥、綠肥、餅肥均可,摻適量化學磷鉀肥,要求元素全、數量足、濃度高、比例協調,一般株產80~100千克的大樹,應施廄肥100~120千克,鈣鎂磷(或過磷酸鈣)2~3千克,硫酸鉀1千克,硼砂100克。
追肥:1年追施3次。花前肥,在花芽膨大時施,以速效氮肥為主,鉀肥為輔,結果大樹每株施腐熟人畜糞尿水100千克(或尿素500~800克),硫酸鉀300克,結合灌花前水施入,效果好而又省工。壯果肥,在果實迅速膨大期施,三要素的比例為:氮25%,磷35%,鉀40%。采果肥,早熟品種在采果后施,中晚熟品種在采果前30天施,三要來的比例是:氮40%,磷、鉀各30%。
根外追肥:幼樹、大樹都要進行。即在生長期,根據樹體和果實生長所需的不同養分,用化肥對水噴施葉枝花果,特別要注意噴施硼、鈣、鎂、鋅等微肥。一般在花后、果實膨大和采果前25天,各噴1次3000倍稀土或500倍桃樹專用肥,從果實膨大期起,每隔半月噴1次300~350倍磷酸二氫鉀,連噴2~3次,以提高果實糖的含量和品質。
作者:康宇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