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溫棚蔬菜栽培多采用嫁接法育苗,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和后期產量。然而,幼苗嫁接期間的溫度、濕度等氣象要素變化較快,常使嫁接苗的成活率降低。若能根據蔬菜嫁接對氣象條件的要求進行合理調控,則會顯著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一般來說,蔬菜苗嫁接期間對氣象條件的基本要求是:溫度先高后低,濕度以高為主,光照量由少到多,風量由弱到強。具體來說:
溫度
通常幼苗嫁接后,應立即將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內;排苗后,應立即將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壓嚴以保溫、保濕。溫度要按照嫁接傷口愈合的適宜指標進行調控。一般來說,嫁接后3~5天內,白天溫度要保持在24~30℃,切忌不能超過32℃;夜間保持在18~20℃,不應低于15℃。3~5天以后,可開始小通風,并逐漸使溫度降低,以增強嫁接苗的抗逆性,白天可穩定在22~24℃,夜間穩定在12~15℃。
濕度
適宜的空氣濕度是嫁接苗成活的關鍵,尤其是苗床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通常在嫁接后3~5天內,小拱棚內的相對濕度宜控制在85%~95%。營養缽內土壤濕度不要過高,以免引起爛苗。
光照
光照的強弱也是影響嫁接苗成活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嫁接初期要進行遮光處理。方法是:在小拱棚外面覆蓋稀疏的葦簾或草苫,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秧苗,引起接穗萎蔫。若環境溫度過低,應當使嫁接苗多見光。一般在嫁接后2~3天內,可于早晚揭掉葦簾或草苫,中午前后適當覆蓋遮光,以后可逐漸加長光照時間,約在7天后可解除遮光。
風量
通風的作用是降溫、散濕。通常在嫁接初期不通風,宜在嫁接后3~5天內以及嫁接苗開始生長時通風。通風量應由小到大,通風時間可隨嫁接后天數的增加而逐漸延長。約在嫁接10天即可進行大通風。另外,通風時若幼苗出現萎蔫現象,應及時遮陽并噴灑清水,同時停止通風,避免因通風過猛或時間過長對幼苗生長不利。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