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不耐蔭蔽,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生長。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上栽培為宜。
川楝子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采摘淺黃色成熟果實(shí)作種,用清水浸泡2~3d,去果肉,取出果核,晾干,用濕沙貯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條播,按行距30cm開橫溝,深約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隨即施人稀糞水,覆土8~10cm。播后1個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苗高10~15cm時中耕除草1次,施人糞尿;苗高18~20cm時,進(jìn)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育1年,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發(fā)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cm×(2.5~3.5)cm開穴,每穴栽苗1株,填上壓實(shí),澆足水。
川楝子田間管理
幼樹要加強(qiáng)管理,以利成活。成年樹每年春、秋季中耕除草,結(jié)合追肥;冬季進(jìn)行修枝。遇旱及時灌水。
病蟲害防治
川楝病蟲害較少。偶有天牛、金龜子危害,可用敵百蟲毒殺或人工捕捉。
川楝子現(xiàn)代炮制方法:
1、川楝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時搗碎。
2、炒川楝子:取凈川楝子,切厚片或砸成小塊,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黃色,取出放涼,篩去碎屑。
3、鹽川楝子:取凈川楝子片或碎塊,用鹽水拌勻,悶潤至鹽水被吸盡,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取出放涼,篩去碎屑。川楝子片或塊每100kg用食鹽2kg。
編輯:李瑋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nóng)科院經(jīng)濟(jì)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chuàng)]川楝子種植技術(shù)要點(diǎn)
圖文簡介
川楝子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不耐蔭蔽,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生長。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上栽培為宜。
- 來源: 科普中國實(shí)用技術(shù)助你成才
- 上傳時間: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