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烏頭,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供藥用。是遼東地區著名地道中藥材,俗稱美白附子,也稱白附子。黃花烏頭生產上以種子種植為主,以入冬前以當年采收的種子播種為好。選擇地勢稍高、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質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最佳;向陽坡地、荒地、果園及幼林間空地也可種植。翻地后做床種植或垅植均可。床播行距15cm、深2~3cm、覆土1~1.5cm、適當鎮壓,每畝用種2公斤左右,覆土后用稻草覆蓋,保持濕潤。但低洼易澇、粘土地不宜種植。

種子播種后約一個月出苗,當年苗只有2片子葉,和1~2片真葉,幼苗生長前期喜濕潤、不耐旱、怕強光照射;秋季塊根形成后較耐旱、喜光照、能正常越冬,有較強的抗寒能力。第二年苗株高可達20~30厘米,5月下旬在原有塊根頂部長出新塊根。此年有的植株能少量開花,但很少結果。三年生苗全部開花,并能結果。秋季果實從下向上逐漸成熟,要隨熟隨采,以勉脫落造成損失。種子采收完畢就可以起獲商品藥材了。

病害防治

如果種植密度很大,在雨季、空氣濕度大,容易發生斑枯病。此病危害葉片,導致植株提前死亡。嚴重影響塊根和種子產量,所以應在雨季病害發生前,按說明噴灑速克靈或代森錳鋅3~4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可防治病害發生。

另外,黃花烏頭三年生植株比較高大,可達1~1.5米,而且穗狀花序十分巨大,植株首先從基部開始木質化,遇大風或降雨極易倒伏折斷,給生產造成損失。為了減小損失,栽培上可在床間或每隔3根垅種植一行玉米,可減輕大風危害,防止倒伏。南芬區林業局的技術人員曾于2004年秋季,對人工栽培的三年生黃花烏頭進行測產,測產面積4平方米,塊根產量2.1公斤(鮮貨),合畝產346公斤(鮮貨);4平方米種子產量130克,合畝產19.5公斤。



編輯:李瑋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黃花烏頭栽培適用技術要點

圖文簡介

黃花烏頭,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供藥用。是遼東地區著名地道中藥材,俗稱美白附子,也稱白附子。黃花烏頭生產上以種子種植為主,以入冬前以當年采收的種子播種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