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血脂血壓等功效作用,備受市場歡迎,種植效益好,近年來市場需求量亦在不斷增加。因而,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提高其經濟效益,實現決明子的高產種植十分重要。現將決明子的高產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一、生長習性
決明子喜溫暖、耐旱不耐寒,怕凍害,幼苗及成株易受霜凍脫葉致死,種子不能成熟。決明子對土地要求不嚴,閑散地亦可種植,但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
二、選種
播種前,應測試籽種發芽率。具體方法:將籽粒飽滿的籽種分成若干份,依次編號,在各份中分別取出125~250g放入相對應編號的器皿中,用50℃左右溫水浸泡一晝夜后,將水倒掉,再用清水沖一遍,然后用濕布覆蓋保持濕度,三天后便可陸續出芽,選出芽率達到85%以上者做為籽種。
三、整地
在選好的地塊中,每畝施圈肥2000~2500kg、過磷酸鈣25kg,均勻撒在地面上,耕翻、耙細整平,一般不作畦,如做畦,可做成1.2~1.5m寬的平畦。
四、播種
將經過測試選出的優種,用50℃溫水浸泡一晝夜,待其吸入水分膨脹后,撈出晾干表面,即可播種。播種期以清明至谷雨期間(4月中旬),氣溫在15~20℃時為宜,過早,地溫低,種子易在土中腐爛;過晚,種子不能成熟,影響產量和質量。播種以條播為宜,行距50~70cm,開5~6cm深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覆土3cm,稍加鎮壓,播后10天左右出苗。北方天旱,要先灌水后播種,不要播后澆水,以免表土板結影響出苗。
五、松土鋤草
苗高3~6cm時,進行間苗,把弱苗或過密的幼苗拔除;苗高10~13cm時定苗,株距30cm左右。在間苗和定苗同時進行松土鋤草,保持土壤疏松。決明子比較耐旱,土壤保持一般濕度均可正常生長,天旱時,適當澆水,但在定苗期間為其蹲苗應少澆水,至白露(9月上旬)時,果實趨于成熟,可停止澆水。
六、追肥
苗高35cm左右,植株封垅前,畝施過磷酸鈣20kg、硫酸銨10~15k8,混施于行間,然后中耕培土,把肥料埋在土中,并可防止植株倒伏。
七、病蟲害防治
決明子病害以灰斑病為多見,其病源是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主要危害葉片。開始時,葉片中央出現稍淡的竭色病斑,繼而在病斑上產生灰色霉狀物。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500倍的65%代森鋅液或800~1000倍的50%退菌特液除治。而蟲害多發生在春末夏初,以芽蟲為主,用樂果乳劑配成200倍溶液噴治。
八、收獲加工與貯存
決明子到秋分(9月下旬)時逐漸成熟,待莢果變成黃褐色時開始收獲,將全株割下曬干,打出種子,去凈雜質,即成藥材。決明子應貯存在通風干燥陰涼處,注意防潮和防止鼠害。
編輯:郭靜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