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溪黃草要選擇陽光充足、排灌方便、濕潤肥沃的沙質壤土作育苗地,清除雜物后全墾或半墾,充分細土,并進行消毒。由于溪黃草種子細小,若畦土較實,整地時要用細河沙拌勻改良。苗床土團要細,畦面土要平,四周開溝,一般畦寬1.2米,溝深20~30厘米。溪黃草繁殖育苗可用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

1.育苗

選擇陽光充足、排灌方便、濕潤肥沃的沙質壤土作育苗地,清除雜物后全墾或半墾,充分細土,并進行消毒。由于溪黃草種子細小,若畦土較實,整地時要用細河沙拌勻改良。苗床土團要細,畦面土要平,四周開溝,一般畦寬1.2米,溝深20~30厘米。溪黃草繁殖育苗可用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播種時間應選擇在春季雨水充足、氣溫回升時或秋季果實成熟時進行,撒播或條播均可。

播種時須用細泥粉或細沙按5~6:1比例與種子拌勻再播。播后覆一層細河沙,上面再蓋稻草,以保溫保濕。播后即澆水,用細孔噴壺均勻噴灑澆透。出苗后施稀肥水1~2次,苗長至10厘米以上,具8~10片葉時可移植。

(2)扦插繁殖:一般以用嫩枝扦插,插條可從留種地或大田里割取,選取健壯枝條,裁成長10~15厘米,3~4個節,剪去基部葉片,留頂稍1~2對葉,下端斜剪成馬蹄形切口。剪好的插條用生根粉浸泡處理,以保證有較高的成活率。苗床整好,開橫溝,將插條斜依溝壁,上端露出土面為插條的1/4~1/3,覆土壓實。依次扦插第2行,扦插株行距4厘米×5厘米。扦插完后澆透水,上蓋蔭蔽度50%的遮陽網,防陽光直射。插后常澆水保持濕潤,一般在一周后開始發根,15天后可移植。

(3)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可把當年收獲后的匍匐根莖(老頭)集中密植,作為留種田,冬季需防寒保濕。翌年春天匍匐根莖上長出許多分蘗的新苗,用這些分蘗作種苗移植。

2.移植:大田施足基肥,畝施農家肥3000~4000公斤,畦面耙細耙平,整好地后可移植。移栽時要切斷幼苗主根,可使苗株產生更多的側根,形成發達的根系,有利其生長。移栽應選擇在陰天無風或晴天傍晚進行,一般按15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的行株距種植,穴栽或開溝種植。植后覆土壓實,澆透定根水。



編輯:任榮萍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溪黃草的育苗與移植

圖文簡介

種植溪黃草要選擇陽光充足、排灌方便、濕潤肥沃的沙質壤土作育苗地,清除雜物后全墾或半墾,充分細土,并進行消毒。由于溪黃草種子細小,若畦土較實,整地時要用細河沙拌勻改良。苗床土團要細,畦面土要平,四周開溝,一般畦寬1.2米,溝深20~30厘米。溪黃草繁殖育苗可用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