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為多年生攀緣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嶺、荊棘叢生的山崖石縫之中。其果實、果皮、果仁(籽)、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瓜蔞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較耐寒,不耐干旱,忌積水。種子容易萌發,發芽適溫為25~30℃,發芽率60%~80%,種子壽命為2年。瓜蔞種植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一般說沙壤土比較好,其他土壤也可以種植。而且即使是比較瘠薄的丘陵山地等只要土層有一定厚度就可以種植。

1、選地整地

瓜蔞為深根性植物,根可深入土中1~2米,喜溫暖濕潤氣候,故栽培時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向陽地塊,土質以壤土或砂壤土為好。鹽堿地及易積水的洼地不宜栽培。于封凍前施足底肥,整地,每畝施入農家肥3000kg作基肥,配加過磷酸鈣20kg耕翻入土。等第二年春季,鋪上地膜,進行栽種。切記不宜在全日照,干旱或低洼之地栽培。

2、播種

直播:選擇橙黃色,果大壯實,果柄粗短的成熟果實,連柄采下,穿好,懸掛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室內晾干,隨種隨取出種子,翌春3~4月,將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用40~50℃的溫水浸泡24h,取出瀝干水分,再用3~5倍濕砂混勻后置20~30℃下催芽,待大部分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按行距,株距130×50cm挖穴播種,穴深5~6cm,每穴播種子5~7粒,覆土3~4cm,并澆水,保持濕潤,待出苗。

育苗,移栽:選擇結果3-5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瓜蔞和適量的雄株(每畝按10株配置)。于清明節前后挖出塊莖,選取莖粗3~5cm,斷面白色,無病蟲害(斷面有黃筋的為病根)的新鮮塊根,切成3~5cm的小段,切口處沾上草木灰或用多菌靈拌種稍晾干后栽種。每穴平放1段(按行距1米,株距65cm,穴深10cm)覆土3~4cm。用手壓實,再培土7~10cm成小土堆,以利保墑待出苗。瓜蔞有一年種植多年受益的特點,但一般5年后需重新栽植。

3、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每年春、冬季各進行1次中耕除草。生長期間視雜草滋生情況,及時除草。 也可用精科草等禾本科植株類型除草劑。

追肥、灌水:結合中耕除草進行,以追施人畜糞水為主,冬季應增施過磷酸鈣。旱時及時澆水。

4、病蟲害及其防治

根結線蟲:危害根部,先由須根變褐色腐爛,后期主根或全部腐爛,病株矮小,生長發育緩慢,葉片褪綠變黃,最后全株枯死。拔起病株,根部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瘤狀物,用針挑開可見白色追線蟲。防治方法:早春深翻土地,暴曬土壤,殺滅病原;用20%甲基乙硫磷乳油1.5kg/畝加細土30kg,翻入土中進行土壤消毒。

蚜蟲,紅蜘蛛:多發生在6~7月份,可用氧化樂果,噠螨靈稀釋液噴施,每7天一次,多噴兩次。

5、采收與加工

瓜蔞種子繁殖后2~3年結果,而分根繁殖者當年即可結果,一般于10月前后果實先后成熟。待果皮有白粉并變成淺黃色時就可分批采摘。將采下的瓜蔞懸掛在通風處晾干即得全瓜蔞。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內瓤和種子后曬干,即成瓜蔞皮。內瓤和種子加草木灰,用手反復搓揉,并在水中淘凈瓤,撈出種子曬干,即得瓜蔞仁。管理得當,可連續采摘多年。

栽植3年后,于霜降前后采挖雄株無花粉,而雌株則待瓜蔞采收后采挖。將刨出的塊根去泥沙及蘆頭、粗皮,切成10cm左右的短節或縱剖2至4瓣曬干即成天花粉。




編輯:姚曉娟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田洪嶺

[原創]瓜蔞種植技術

圖文簡介

瓜蔞為多年生攀緣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嶺、荊棘叢生的山崖石縫之中。其果實、果皮、果仁(籽)、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瓜蔞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較耐寒,不耐干旱,忌積水。種子容易萌發,發芽適溫為25~30℃,發芽率60%~80%,種子壽命為2年。瓜蔞種植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一般說沙壤土比較好,其他土壤也可以種植。而且即使是比較瘠薄的丘陵山地等只要土層有一定厚度就可以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