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病為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會腹瀉呢?    

引起腹瀉的原因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其中,感染因素主要有病毒(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腸腺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細菌(如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沙門菌等)、真菌(白色念珠菌多見)、寄生蟲感染;非感染因素主要有喂養(yǎng)不當、過敏性腹瀉、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氣候突然變化(天氣過冷或過熱)等。

寶寶出現(xiàn)腹瀉時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家長或看護者可根據(jù)寶寶的大便性狀和大便次數(shù)、精神狀態(tài)、皮膚彈性、黏膜濕潤度、尿量等情況綜合評估寶寶脫水情況,然后針對不同的脫水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

一、從寶寶腹瀉開始,就給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鼓勵寶寶進食,如單次進食量少,可增加進食餐次,但要避免給寶寶喂食含粗纖維的蔬菜以及含有高糖的水果等食物。

二、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可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小于6個月的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可繼續(xù)喂配方乳喂養(yǎng),大于6個月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繼續(xù)食用已經(jīng)習慣的日常食物。

三、對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可采用去(或低)乳糖配方奶或豆基蛋白配方奶;如果是過敏食物(以牛奶過敏較常見)所致的腹瀉,則避免食入過敏食物,或采用口服脫敏喂養(yǎng)法,不限制已經(jīng)耐受的食物。

其次,預防寶寶脫水的同時,可以選用哪些藥物治療,用藥過程中又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下面我們主要講講急性腹瀉用藥的一些小常識。(急性腹瀉病是指病程≤2周的腹瀉,如病程2周~2月稱為遷延性腹瀉;病程>2個月稱為慢性腹瀉。)

1.  糾正脫水:口服補液鹽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口服補液鹽是腹瀉治療的首選藥物。目前市面上的口服補液鹽有口服補液鹽Ⅰ、口服補液鹽Ⅱ、口服補液鹽Ⅲ。第三代口服補液鹽(即口服補液鹽Ⅲ),相比第一代、第二代口感更好,且為低滲性口服補液鹽配方,更適合兒童補液需要。


口服補液鹽Ⅲ的使用方法:將一袋口服補液鹽Ⅲ溶解于250ml溫開水中,隨時飲用,于4小時內(nèi)飲用完畢即可。

注意事項:口服補液鹽Ⅲ一袋只能配250ml水,不能隨意減少或增加水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果寶寶較小,4小時內(nèi)不能飲完250ml,可先取半袋,溶于125ml水,依次類推。

2.腸黏膜保護: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是一種高效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同時具有改善腸道吸收和分泌的功能,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進攻,促進微生態(tài)平衡恢復,減少排便次數(shù),縮短腹瀉病程,提高治愈率。蒙脫石散以原型經(jīng)腸道排出,不進入血液循環(huán),無毒副作用。

蒙脫石散對于各種類型的腹瀉均有較好的作用,尤其適用于嬰幼兒急性腹瀉。另外,草莓味的蒙脫石散口味較原味的好,寶寶們更容易接受哦。(噓!這是小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



蒙脫石散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病的使用方法:

<1歲寶寶:每次1.5g(半袋), 一天2次;

>1歲寶寶:每次3g(1袋),一天3次。

注意事項:

(1)蒙脫石散1袋(3g)需要50ml的溫水溶解,水量太少或太多均影響治療效果。<1歲的寶寶,每次服用半袋,則將半袋蒙脫石散溶到25ml水里即可。

(2)服用前需攪拌均勻。因為蒙脫石散溶解成混懸液后,放置可沉淀。

(3)因蒙脫石散為粉末狀,打開包裝時,應注意遠離寶寶,以免細小粉末被寶寶吸入呼吸道。另外,喂服時應小心,避免嗆咳導致藥液進入呼吸道。

(4)建議空腹服用。如果同時還要服用其他藥物,則應與蒙脫石間隔一段時間(1~2小時)。

(5)當寶寶大便次數(shù)減少至平時次數(shù)時,則應停用。因為過量服用蒙脫石散,容易導致寶寶便秘哦!


3.
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微生態(tài)制劑(腸道益生菌的補充制劑)

微生態(tài)制劑有益于調(diào)節(jié)腸道正常菌群生態(tài)平衡、抑制病原菌入侵,從而控制腹瀉。

微生態(tài)制劑對于兒童抗菌藥物相關(guān)性腹瀉、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有效,尤其是對病毒感染導致的水樣腹瀉療效顯著,在疾病早期給予療效更明顯,故推薦應用。

需要注意的是,微生態(tài)制劑對侵襲性細菌導致的腹瀉沒有明顯療效,故不推薦應用。

常用的微生態(tài)制劑有: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二聯(lián)活菌散、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等。


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注意事項:

(1)應根據(jù)說明書推薦的劑量服用。

(2)不能用熱水送服,一般以30-40溫水或牛奶送服即可。

(3)宜在飯后服用。

(4)避免與抗菌藥物同時服用,因許多抗菌藥物對活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二者如同時應用需間隔2小時以上。

(5)布拉氏酵母菌散屬真菌制劑,有真菌感染、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禁止使用。

(6)針對不同的微生態(tài)制劑選擇適宜的保存方式,如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酪酸梭菌二聯(lián)活菌散須2-8℃保存,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布拉氏酵母菌散可常溫保存。      

常用微生態(tài)制劑對比

通用名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

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

布拉氏酵母菌散

商品名

金雙歧

媽咪愛

億活

菌種組成

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

枯草芽孢桿菌和屎腸球菌

布拉氏酵母菌

乳糖

不含乳糖

含乳糖

含乳糖

保存方式

冷藏2-8℃

常溫

常溫

服用方法

溫水送服,水溫不要超過40℃,溫度過高會降低菌群活力




4.
補鋅:鋅劑

由于急性腹瀉時大便丟失鋅增多,組織鋅減少,補鋅治療有助于改善急性腹瀉病和慢性腹瀉病患兒的臨床預后,減少腹瀉病復發(fā)。

推薦急性感染性腹瀉病患兒進食后即予以補鋅治療。元素鋅20mg相當于硫酸鋅100mg、葡萄糖酸鋅140mg。

 <6個月的患兒 每天補充元素鋅10mg,共10-14d;  

 >6個月的患兒每天補充元素鋅20mg,共10-14天。

常見的補鋅藥物有:葡萄糖酸鋅口服液、賴氨葡鋅顆粒。



5.抗感染:抗菌藥物

對于痢疾樣腹瀉患兒、疑似霍亂合并嚴重脫水、免疫缺陷病、早產(chǎn)兒以及有慢性潛在疾病的兒童推薦應用抗菌藥物治療。

 當懷疑為細菌性腹瀉時,不首先推薦使用抗菌藥物,因為大多數(shù)病原菌所致急性腹瀉是自限性的,抗菌藥物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對于無脫水征和輕度脫水的寶寶可在家治療。充分家庭治療后,病情未好轉(zhuǎn)或出現(xiàn)下列任何癥狀的寶寶必須及時送醫(yī)院進行救治。

①腹瀉劇烈,大便次數(shù)增多或腹瀉量增大;

②不能正常飲食;

③頻繁嘔吐、無法口服給藥;

④高熱(<3月齡38℃以上,>3月齡39℃以上);

⑤脫水體征明顯:有明顯口渴、眼凹、煩躁、易激惹、萎靡;

⑥便血;

⑦<6月齡、有慢性病史、有合并癥狀。


(柳州市兒童醫(yī)院  黃金華/蔣夢飛)


小兒腹瀉用藥小常識

圖文簡介

腹瀉病為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