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主要元兇是輪狀病毒,該病毒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最活躍,因此得名。它侵害的主要目標為6個月~2歲兒童,若被感染,會出現腹瀉、發熱、嘔吐等癥狀,要及時尋醫生就診。其治療的關鍵是預防脫水。



一、腹瀉常用到的藥物:預防和治療脫水的口服補液鹽、腸黏膜保護劑、益生菌、抗菌藥物。

1.預防和治療脫水-----口服補液鹽Ⅰ、口服補液鹽 Ⅲ

口服補液鹽Ⅰ用法用量:臨用時,將一袋(大、小各一包)溶于750毫升溫水中,一般每日服用3000毫升,直至腹瀉停止。

口服補液鹽 Ⅲ 用法用量:臨用前,將一袋量溶解于250ml溫開水中,隨時口服。兒童開始時50ml/kg,4小時內服用,之后根據患者脫水程度調整劑量直至腹瀉停止。嬰幼兒應用本品時需少量多次給予。

2.蒙脫石散(腸粘膜保護劑)

一方面吸附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同時可覆蓋、修復和保護消化道粘膜。注意點:服用1袋不得少于50ml溫水,水量過少易引起便秘;攪勻后全部服用,不能只喝上清液;與其他藥物及食物都必須間隔1小時。

3.益生菌

絕大多數感染性腹瀉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的情況。益生菌通過補充正常菌群、糾正菌群失調等作用,縮短腹瀉病程、降低腹瀉的嚴重程度。常用的有培菲康散、布拉氏酵母菌、媽咪愛。

因大多益生菌須在冰箱冷藏環境中保存,若家中不符合其儲存條件,家長在開藥時需告知醫生,選用常溫保存的藥物;如果對乳糖過敏,需要告知醫生,選不含乳糖的益生菌,如培菲康等。

4.抗菌藥物

懷疑有合并細菌感染的腹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抗菌藥物。常用頭孢菌素類。

抗菌藥物(頭孢)、腸粘膜保護劑(蒙脫石散)和微生態制劑(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服用順序有講究。

有效調節腸道菌群的微生態制劑往往是“活菌”,與抗菌藥物同時服用會“殺死”這些活菌。因此我們藥師一般會建議相隔2小時(至少1h)。如果三類藥物都要服用,順序為:先服用抗菌藥物,1小時后再服用腸粘膜保護劑(蒙脫石散),再過1小時服用微生態制劑(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

二、預防腹瀉的妙招:

1. 飯前便后洗手。

2. 注意飲食飲水衛生。

3. 玩具、餐具定期消毒(病毒生命力很頑強,在寶寶玩具上可以存活好幾天)。

4. 減少與腹瀉患者的接觸(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均可傳播)。

5.疫苗(輪狀病毒疫苗)。


(杭州市兒童醫院  廖莉)


初秋病毒易滋生,小兒腹瀉要注意

圖文簡介

秋季腹瀉主要元兇是輪狀病毒,該病毒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最活躍,因此得名。它侵害的主要目標為6個月~2歲兒童,若被感染,會出現腹瀉、發熱、嘔吐等癥狀,要及時尋醫生就診。其治療的關鍵是預防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