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yī)曉護 的第 1994 篇文章
我是一名來自上海建橋?qū)W院護理專業(yè)的實習(xí)生,今年的八月中旬,我來到了上海第六人民醫(yī)院東院急診科,開始了我為期一個月的急診科學(xué)習(xí)。 市六東院的急診科,不僅包括了二樓的住院區(qū),還有一樓的搶救室及預(yù)檢臺,邊上還緊密連接著急診藥房和抽血化驗的小窗口。可以說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急診門診口大門一進去,里面最顯眼的位置便是預(yù)檢臺,這里要為病人進行分診;邊上有特保站崗的位置則是搶救室,里面的急診老師每天都在忙著與死神打交道;而樓上的病房部分,則要面對著因為生病而難受的病人,這里也是最有可能發(fā)生糾紛的常見場所。 在急診門診的大廳里,總是會重復(fù)著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匆匆忙忙的腳步里合著輪椅擔(dān)架滑行的聲音,伴著家屬焦急的叫喊和催促。這時會有一個粉色的身影,立即來到他們的身邊,安撫著家屬焦慮的情緒,同時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征,詢問患者的不適之處,那便是預(yù)檢臺的老師們。面對各種危機的情況,第一個沖上前的便是這群穿著粉色護士服的急診老師。她們?yōu)榛颊哌M行預(yù)檢分診,為他們選擇最適宜的科室掛號,送情況危急的患者立馬進入搶救室。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一天24小時,三班輪換,她們總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漆黑的夜晚,那身粉衣卻在明亮燈光暈染下盡顯溫柔。 她們本應(yīng)該都是群柔弱女子啊,但由于這份普通卻又特別的工作,一個個都變成了女漢子。在搶救室,更是將一個人當(dāng)做了兩個人來使。我想,世界上不會再有一件事會比搶救室里的生死一線更激烈更驚心動魄了吧。里面是一場場和時間、死神的比賽,但這群粉衣天使們天天都要面對這種緊張激烈的情況。她們要比病房里面的老師們更加辛苦,心靈上也更加疲倦。她們總是操練著自己的應(yīng)急能力和護理技術(shù),而這一切都是時刻為了未知的情況做準備。隔三差五,她們便會進行救急的模擬演練。平庸的人關(guān)心怎樣耗費時間,但有才能的人總是竭盡利用時間。她們便是這群有才能的人吧,總是這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可以說急診的工作是最臟的,面對各種各樣的病毒細菌與病人未知的血液,她們總是顧不了其他的,因為她們走在搶救的第一線;這里的工作也是最讓人勞累的吧,無論是身體上的疲倦,面對那些突然需要搶救的病人,她們可能在邊上一呆就是三、四個小時。它更是一種心靈上的困苦,面對病危的患者及哭泣崩潰的家屬,她們總要比別人更堅強才不至于被擊垮。每天總是會有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無法準時吃飯和休息。即便碰上至親至愛離世,也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她們是真心熱愛這份工作,沒有怨念的干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即便碰上無理取鬧的家屬,她們也不能有一句的反駁,這樣的急診老師們更讓人尊敬以及心疼。 但也可能每個接觸過急診老師的人,都會覺得她們性子比較急。不論說話語速還是步伐,總是比別人快上一倍速。但急歸急,她們做事心中都是有數(shù)的,她們心里都有著一條明確的路線,所以總是能看見她們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對于樓上的病房住院區(qū),不管是主班老師還是治療班的老師們,總是走路快的像一陣風(fēng)。雖然每天都會有不停的活,但她們每天都是樂呵呵的,總能用最燦爛的笑容去面對病人。她們每天干的都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都只是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但她們都用著十足的耐性和愛心去處理并解決問題。這邊急診老師之間的氛圍也很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親切的外號。不像同事,更多的像家人和朋友。這一個月的急診實習(xí)生活,我過的很充實,面對著各種突發(fā)事件,我也學(xué)到了很多的學(xué)校無法學(xué)到的知識,真的很開心碰見這群可愛的老師,在我眼里,她們便是人間的粉衣天使。 作者:市六東院實習(xí)護生 張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