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老虎,秋老虎,剛立秋就來了場臺風“利奇馬”,把這“老虎”都打退了,幾乎整個中國都跟著沿海地區涼爽了一下。
風過天晴,日頭高照,近期各地又將迎來“屋里蒸饅頭,屋外鐵板燒,撒上兩搓孜然馬上變燒烤”的高溫天。
這一熱、一冷、又一熱,溫度跟過山車一樣,有些病人可就受不了了。就像小蒲姐我昨天看到的這則新聞:
天一熱,大爺發現血壓平穩了,就沒再去吃降壓藥。這一涼快,發現血壓一下子長上去了,這是什么醫學道理?要細細研究一下。

剛才我跟阿爾法探討了一下,為什么高血壓患者在高溫天會出現血壓下降,病情“好轉”的情況。他是這樣跟我說的:

阿爾法是問不倒的解決問題專家,嘿嘿,但我小蒲姐也是做了功課的。天熱的時候,體表血管阻力就會下降,血壓也會相應的下降,相當于吃了一片鈣拮抗劑;出汗可以把血液中鹽和水分帶走讓血壓下降,相當于吃了一片利尿降壓藥。
三伏天就像是給高血壓患者加了2片降壓藥,所以有些高血壓患者才會感覺出現了病情“好轉”的情況。
還有不少高血壓患者,夏天吃降壓藥后會出現眼前發黑、頭痛、頭暈等低血壓癥狀。

天熱自帶的“降壓效果”合并口服降壓藥使血壓低于正常血壓值,形成低血壓。但別高興得太早,“多吃降壓藥”帶來的低血壓癥狀可能比高血壓還要傷害身體,不能掉以輕心。低血壓不僅會造成器官和組織的供血不足,而且更容易讓老年人出現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和缺血的現象,嚴重了會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和腎功能不全等后果。那么,因為天熱血壓降下來了,豈不是不用吃降壓藥啦?

No,no,no!降壓藥是萬萬不能自己想斷就斷的,要定時監控血壓,請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劑量的調整。
有些情況是血壓不高也不能停藥的。比如:長期高血壓合并急性或慢性心衰患者,是不能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這類藥物的,因為吃這些藥并不只為了降壓,還為了治療心衰和保護心臟功能。

如果擅自停藥,就會跟新聞里的洪大爺一樣,高血壓復發得很嚴重。
天熱的時候血壓會偏低,遇到臺風天,突然涼快下來,血壓突然升高往往很危險。有些中風就是停藥造成的。
高溫出汗雖然能帶走血液中的水和鈉降低血壓,但是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的話,血液會變得黏稠,遇到冷環境或者冷刺激,血管會急速收縮,很可能造成心梗、腦梗、中風等危及生命的突發疾病。
所以,高血壓患者在高溫天要注意以下4點:
冷飲、冷餐、冷水澡、空調屋等冷食物冷環境,會讓皮膚毛孔收縮,體內熱量不能散發,血管痙攣、大大增加血栓、腦梗、腦出血等發生的危險。高血壓人群需要增加日常運動量來舒張血管,保障血管彈性。但是運動會造成水分排出體外,導致血流變慢、血液黏度增加,容易產生血栓,堵塞動脈。所以要提前喝些白開水或淡鹽水來補充流失的水分,養成口渴前飲水的習慣。日常自測血壓要堅持。血壓保持穩定才不會對血管造成影響,忽高忽低跟過山車一樣的血壓可是在挑戰血管的極限。 悶熱和陰雨都可能會對人的情緒造成影響,人體在濕度大的環境下,容易產生急躁的心情,使交感神經興奮,去甲腎上腺分泌增多,血管收縮,心跳次數增加,血壓突升,有引發出血性腦卒中(中風)的可能。高血壓引發的中風是中國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前段時間總局的一篇文章詳述了中風、高血壓對健康的威脅,可以看看這篇?有比癌癥更可怕的疾病嗎?有!
希望本篇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謝謝惠顧。~
今日小蒲姐營業結束
。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小蒲姐參考情報:
1. 蒲公英醫學百科
2. 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