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累了,吃點堅果補充能量。

看球困了,來根辣條提提神。

恐怖片看怕了,吃點薯片緩解緊張。

失戀了,吃個巧克力安慰一下自己。

五花八門的零食對許多年輕人而言屬于剛需,但近年來“營養健康”之風盛行,以辣條為代表的小零食幾乎成為“不健康”的代名詞。

為了在“健康中國”的大時代里殺出一條血路,食品企業絞盡腦汁開發更“健康”的新品。

在零食領域,最近一兩年大家已經目睹了堅果的崛起,而另一個品類正在快速增長中。

據行業媒體報道,國內某知名品牌的蔬菜零食銷量一年間增長了3倍多,國際食品巨頭也在大肆收購果蔬零食品牌。

中國人確實果蔬吃的越來越少,用果蔬零食來填這個空,是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呢?

我的答案是,未必(客氣的說法),扯淡(不客氣的說法)。

目前新興的果蔬零食有兩個主流技術,一個是以“真空冷凍干燥”為核心,另一個是以“真空低溫油浴脫水”或稱為“真空油炸”為核心。

(傳統的熱風干燥技術常用于果干,例如紅棗、枸杞等)

真空冷凍干燥是利用冰的升華現象,冰不融化就直接變成蒸汽流失。

它可以較好的保存果蔬的營養、色澤和味道,果蔬變成疏松海綿狀,口感酥脆。

不過冷凍干燥生產的能耗非常大,也就是不環保。

真空低溫油浴脫水溫度約80-110度,在真空作用下,果蔬內的水分迅速氣化被抽走。

它的特點是加熱時間短,營養保持較好,而且因為是缺氧環境,油脂氧化被抑制。

此外,水分氣化過程中也產生膨化作用,脂肪還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風味。

這兩種技術在國外發展壯大起來并逐漸傳入國內,成為食品行業創新的新方向。

商家在進行產品營銷的時候一般主打健康牌:果蔬原料是健康的(是的),加工工藝是健康的(相對的),還有的宣傳不用添加劑是健康的(扯淡的)。

但一種食物是否健康,最根本的還是要從營養成分表來分析判斷。

我從京東和天貓找了一些相對大牌的產品做參考。

咱們先來看看真空低溫油浴脫水果蔬(有些加了少量糖鹽調味):

豆角

南瓜

香菇

秋葵

紅薯紫薯


混合果蔬

畢竟是泡在油里加工出來的,這里面脂肪含量最低的是秋葵(11%)。

而紅薯、紫薯、南瓜、香菇、豆角在30%左右,比大家認為“不健康”的餅干、曲奇、辣條都高。

通常大家認為“更健康”的混合果蔬(品種多樣、營養更豐富)的脂肪含量甚至超過40%,你就是在最油的館子吃也不可能這么油吧?

這樣的果蔬干只吃2兩提供的能量就大約相當于一頓正餐了,你說它健康嗎?

真空冷凍干燥果蔬的脂肪含量肯定低得多,會不會健康一些呢?

還是來看看數據:

無花果

草莓

蘋果

藍莓

山竹

混合水果

目前這類產品以水果干為主,可能與營養成分、質地、口感等因素有關。

很顯然,它們的脂肪含量不足為慮,但碳水化合物多數在80%左右,其中多數就是糖分。

你不妨和傳統葡萄干的營養成分表做個比較,是不是差不多?

葡萄干

以公認的比較健康營養的蘋果為例,其水分含量約80%。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是成人每天半斤水果,也就是說,相當于1兩蘋果脆。

如果懂得適可而止,吃點水果脆片可能是一個不錯的營養來源,但如果不注意,還是可能會吃多的。

所以總的來說,果蔬零食并不一定健康,更不能代替新鮮果蔬。

實在沒有條件吃到新鮮果蔬,可以適當考慮冷凍干燥果蔬,而油浴干燥的還是算了吧。

當然,“零食”的定位就是只吃一點,如果能合理控制,什么零食都是可以吃的。

至于是否健康,真的不太重要,好吃才是硬道理呀。(我就是喜歡你,胖乎乎的樣子)


果蔬零食更健康?三只松鼠混合果蔬含油量超40%,意外嗎?

圖文簡介

五花八門的零食對許多年輕人而言屬于剛需,但近年來“營養健康”之風盛行,以辣條為代表的小零食幾乎成為“不健康”的代名詞。為了在“健康中國”的大時代里殺出一條血路,食品企業絞盡腦汁開發更“健康”的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