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英德怎能不喝茶,喝茶怎能不喝英紅九號。茶究竟是是什么?
從七月份到現在,連續去了幾個不同的茶區,每每看著帶回來的一堆樣品,我就在想,最能代表中國的茶到底是什么?說龍井,普洱不服,說福鼎,鐵觀音不服,說碧螺春,巖茶不服,祁紅說你們都在嚷嚷啥呢?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品種也是琳瑯滿目,紅綠青白黃黑六大茶品,口味不同,香氣各異。這是一個好事兒,也是一個壞事兒。好事兒是我們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飲料,壞事兒是入門很難,面對無數的茶品,初學者望而卻步的很多。 誠然,作為一個文化傳統來看,這還是很有價值的,也能成為茶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然而這完全不符合現代商品的設計原則,均一性,易獲取性,大宗供應性能完全沒有啊。 但是這件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啥呢?因為大家都想把產品賣得貴一點,單價高一點,獨特性再強化一點。于是,就出現了各種茶品種和品牌林立的局面。 如何在共性和個性之間獲取一個平衡,是做好極大眾市場,還是滿足小眾市場其實是沒有答案的話題。家常飯和美食品鑒也是兩碼事兒。非要拿麥當勞和米其林三星餐廳比,那本身就不是理性的做法。在這個時候更應該考慮喝茶的人究竟如何喝茶。 有人說誰說年輕人不喝茶,喜茶為何成功了?等等,喜茶恰恰是讓我們免去了自我沖泡的麻煩事兒,更重要的是在任何一個地點喝喜茶的同一款茶都是一個味道,明天如此,明年也是如此。 從1955年開始,英德引進云南的大葉種茶樹,開始制作英德紅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英德紅茶,與滇紅和祁紅相映成趣。 相較于綠茶,普洱,烏龍茶,紅茶的口味更容易均一化標準化,花果香氣充足少有苦澀味也更容易吸引普通公眾。不需要特別精致的沖泡方法也是特殊的要素。在現代飲料體系之中,紅茶無疑比綠茶更有優勢。 其實喝茶本來就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云無心老師說,茶就是一種飲料,我不能認同更多。 讓茶成為茶,可做的事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