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汪小歡,復旦大學醫學博士


息肉,是我們身體里多長的一塊“肉疙瘩”,有些有癌變的可能,所以長了往往會有點擔心。

圖片來源網絡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在我們的皮膚上也有一種和"小疙瘩”特別像的小肉瘤。

它們毫無征兆,不痛也不癢,也沒有什么癥狀,多出現在脖子、腋下。

肯定已經有人下意識地在摸自己的脖子了。

圖片來源網絡

因為大部分是憑空出現,所以很多人都會擔心——


這些小肉瘤到底是什么東西?會不會跟息肉一樣有癌變的可能?能自己摳掉嗎?


圖片來源網絡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皮膚上的小肉瘤是什么?


皮膚上的小肉瘤,在醫學上稱為軟纖維瘤、皮贅或軟瘊等,是一種正常的小增生組織。

多發生在皮膚經常摩擦的部位,比如頸部、腋窩、乳房下方或腹股溝處,或者容易出汗的地方。

圖片來源網絡

珠寶飾物或衣物摩擦小肉瘤時,會出現癥狀。有時小肉瘤會因根部(蒂)扭轉而變紅或變黑。

這種小肉瘤,喜歡出現在以下幾類人群身上:

1、中老年人身上常會出現,男女無明顯區別,但年齡越大出現的幾率越高。

2、有代謝疾病的人,比如肥胖和糖尿病人群身上也較多發生。

3、懷孕的女性,在妊娠中期也會出現小肉瘤,但一般會隨著妊娠結束而縮小或消失。


4、一些特殊疾病比如克羅恩病患者,常會在肛周長出許多小肉瘤。

除了老年人和孕婦外,其他人群突然長小肉瘤,的確會指示一些疾病。那會癌變嗎?


小肉瘤會不會癌變?

曾有研究指出,小肉瘤是胰島素抵抗和代謝綜合征患者的皮膚特征。

此外,小肉瘤也可能是神經纖維瘤、皮膚結核、真皮痣等疾病導致的。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就要注意了:

1、面部顴骨區的小肉瘤。

圖片來源網絡


2、前額出現纖維板塊(小肉十分瘤密集)。

圖片來源網絡



3、因為正常小肉瘤的特征是較小,并且軟。所以當小肉瘤較大較硬,或是較堅硬且顏色較深。

圖片來源網絡


4、顏色很紅,可能是真皮痣。

圖片來源網絡

出現這些情況時,就已經超出了正常小肉瘤的范疇了,需要盡早去醫院進行診治。 不過在一般情況下,正常的小肉瘤是不會發生病變的,因此沒必要必須去除。

如果只是覺得影響美觀,可以進行治療去除。

但有人說,小肉瘤如果不進行治療,會傳染并且會越長越多。小肉瘤真的會傳染嗎?

小肉瘤會不會傳染?

小肉瘤是皮膚的良性增生組織,而非病毒感染,因此也就不具備傳染性,所以沒有必要擔心。


之所以,有些人在長小肉瘤后,會越來越多,就像被傳染了一樣,是因為皮膚老化,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并非傳染所致。

圖片來源網絡

但有一個例外。

有種“非正常小肉瘤”,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醫學上稱為“扁平疣”或“絲狀疣”。


與皮贅不同,它有一定的傳染性。

當皮膚受到紫外線等照射產生了很小的損傷,或者其他的原因導致的微小損傷都可以給HPV的感染創造條件。

區分小肉瘤正不正??梢钥赐庥^——

一般正常的小肉瘤(皮贅)都有蒂,而非正常小肉瘤(HPV感染導致的疣),只有絲狀疣是可能有蒂的。

絲狀疣又常有尖尖的凸起,醫學稱指狀角化性突起,而皮贅比較柔軟平滑。

絲狀疣的指狀角化性突起 圖片來源網絡

小肉瘤能不能摳掉?

一般人在看到小肉瘤時,強迫癥就犯了,特別想摳掉。

但這是個很不好的習慣,因為小肉瘤去掉之后很容易復發,且目前沒有辦法控制它不復發。

經常摳,反而會增加皮膚炎癥甚至一些惡性皮膚疾病的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如果想去除,還是最好去皮膚科醫生處,對癥下藥。

目前去除小肉瘤一般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切除兩種方式:

1、非手術療法

前使用最多的是激光治療,還有冷凍法等。激光手術的風險較低,對于那些經常復發患者,可以進行多次治療。


2、手術切除


對較大的肉瘤,可用手術方式連根切除。

不想長小肉瘤的話,要注重預防。

避免對局部皮膚持續性或過長時間的刺激,如長時間摩擦、搓揉等;

避免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合理飲食,減少高脂食物的攝入等。

因此皮膚上的小肉瘤與息肉不同不會癌變不必過于擔心


當心!身上的這種"小疙瘩"千萬別隨意摳!快告訴身邊的人…

圖文簡介

當心!身上的這種"小疙瘩"千萬別隨意摳!快告訴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