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雞肉被普遍認為是替代紅肉的一種健康選擇。我們家從孩子很小就給他們吃雞肉,1歲左右他們就可以吃一個雞腿。。。


對于想要健身減肥的盆友們來說,雞肉也一直是大家的好伙伴,大家普遍認為他們又健康又低脂……總之就是健康界的新星。


然而,最近網上有消息說吃雞肉關聯高患癌風險,不少報道也稱雞肉會致癌,都說這是牛津大學的最新發現。

真的存在這個研究嗎?這個研究是怎么回事?還能放心吃雞肉嗎?今天我們來聊聊雞肉。


01

真的存在這個研究嗎?


雞肉致癌的說法倒不是空穴來風,還真有這個研究,它是由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完成的。



研究人員收集了47.5萬名中年英國人的數據,包括他們從2006至2014年間的飲食習慣以及患病數據,結果發現當中約有2.3萬人患上了癌癥。進一步分析發現,家禽攝入量與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呈正相關(攝入量為每30克/天,風險增加20%),除此之外,前列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也都有增加。

這也是“雞肉致癌”說法的來源。那么是不是真的呢?這個研究靠譜嗎?



02

雞肉真的致癌嗎?


大量媒體報道稱吃雞肉會導致癌癥。這讓很多人非常揪心,畢竟雞肉還是一種非常好吃的肉類。

其實,媒體的報道是非常片面的,目前根本不能證明吃雞肉就會使人得癌癥。

首先,這個研究并不是只分析了雞肉與癌癥的關系。它分析了飲食中常見肉類與癌癥的關系,包括紅肉、加工肉和禽肉。而且研究結論也有好幾個。

這個研究的結論是:吃紅肉和加工肉會增加腸癌風險;紅肉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存相關性,肉(雞肉)攝入與前列腺癌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呈正相關。

然而,可能是紅肉和加工肉大家說得太多了,都算不上新聞了,所以一些媒體在報道的時候就只說雞肉導致癌癥了。畢竟,紅肉、加工肉致癌的新聞已經傳了多年,大家也逐漸習以為常了。但是,說雞肉致癌,這可幾乎是頭一回,比較具有新聞爆炸性。

其次,這個研究只是一個觀察性研究,它的結果只是相關性,并無法證明因果關系,也就無法得出吃吃雞肉就會使人得癌癥的結論。

總的來說,目前媒體的報道完全是標題黨,大家不用太擔心。




03

雞肉的營養到底如何?


其實,雞肉在營養學上屬于我們常說的白肉,算是一種營養價值比較高的肉類。

雞肉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的質量不遜色于牛肉和豬肉。去皮雞肉就是很好的了,去皮后的雞肉蛋白質含量可達20%,和牛肉相當,比豬肉還要高一些。

雞肉的脂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這對健康也是有好處的。一些流行病學調查就發現,每天吃100克雞肉不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關鍵是,雞肉價格低,買一只雞只要十幾塊錢,非常經濟實惠;雞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熱炒、紅燒、烤制、燉湯、油炸,怎么做都很好吃,非常適合吃貨,真可以說是非常好的肉類來源。

總體來說,雞肉還是一種不錯的肉類的。



04

如何健康吃雞?


雞肉在營養學上屬于白肉,用雞肉替代一部分豬牛羊肉是有益健康的。不過,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烤雞、炸雞啤酒,這種吃法就很不健康了。

到底如何吃雞更健康呢?建議大家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1.優先吃雞胸肉。

雞肉中脂肪最少的是雞胸肉,大腿肉次之,雞翅膀最高

2.盡量吃去皮的雞肉,少吃雞皮。

雞皮的問題是脂肪含量太高了。國外研究發現,吃去皮雞肉有利于預防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的體重增加,而吃帶皮雞肉則效果正相反。

3.少吃炸雞、烤雞。

炸雞脂肪含量太高,盡量吃清蒸;紅燒也要少放油和鹽。烤雞溫度高,容易產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質。

4.少喝雞湯。

傳統都會認為雞湯更營養,而燉湯后的雞肉鮮美程度下降,吃起來比較“柴”,就被人們嫌棄。其實,無論雞湯、肉湯還是魚湯,湯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塊本身。因為湯的主要成分是水,好喝的雞湯中油和鹽都很多。

5.吃雞要適量。

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天40-75克畜禽肉。吃太多了能量攝入太多,也不利健康。

參考資料:
Knuppel A, Papier K, Appleby P, et alOP31?Meat intake and cancer risk: prospective analyses in UK biobank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19;73:A15.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 Over ■


我們家孩子就一直喜歡吃雞肉的,一歲多的時候就可以吃一個雞腿,一般都是清蒸的。希望能多吃幾年吧


吃雞肉會致癌?到底如何吃雞更健康?做到這5點就可以了

圖文簡介

對于想要健身減肥的盆友們來說,雞肉一直是大家的好伙伴,大家普遍認為他們又健康又低脂……總之就是健康界的新星。然而,最近網上有消息說吃雞肉關聯高患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