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熏skr人,鼻子怎么挺過這個夏天?




夏天——氣味的狂歡節,嗅覺的萬圣節。


小特工and老探員應該有過這種體驗,畢竟同一個世界,同一種體驗——在公交車、地鐵、電梯這種人員稠密的密閉空間里,汗味、腳臭、狐臭混合在一起,在高溫的作用下,這些帶著特殊氣味的分子瘋狂擴散,直往鼻子里鉆。


窒息。


不是說夏天是帶著花香的季節嗎?花香的季節,花香的季節嗎?


這些不好聞的氣味又是在什么時候謀權奪位,成了夏天的代表性氣味?


作為醫學健康科普界的α,我想我有必要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替鼻子討回公道。

汗臭、腳臭、狐臭有什么共同點?它們都是兩個字,還都占了一個“臭”。


阿爾法的思考題,答案哪里會這么簡單。應該是:汗臭、腳臭、狐臭都和出汗緊密相關。


人身上的汗腺有兩種,小汗腺大汗腺。小汗腺遍布全身,只有少數部位沒有,在手掌、腳掌、腋下等部位最密集;大汗腺又叫頂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窩、臍周、肛周等部位。


和小汗腺稍有不同,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是較黏稠的乳狀液體,比起普通汗液含有更多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類。而且,大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的影響,在即將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它開始增生、分泌。

汗腺分布密集的部位——手掌、腳掌、腋下,往往是人身上最容易出現“臭味”的地方。是汗本身就臭,把這些部位熏臭了嗎?


才不是!


普通汗液和大汗腺的分泌物,主要的組成成分是水,其余的是無機鹽、蛋白質、脂類物質的混合物。而且,它們在剛被分泌出來的時候,都是無臭無味的。

 

是生存在皮膚上的細菌,硬要分解汗液中的脂類,生成了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把汗液變臭了。

 

流汗沒有錯,錯的是細菌!

人類生存在有菌的環境下,想讓皮膚上不沾染、不留存細菌并非易事。所以,想要減輕體味,能做到的只有少流汗了。


夏天少流汗,問問太陽答應嗎?

 

太陽不答應,沒關系,畢竟小特工和老探員有阿爾法啊,我來想辦法把夏天還給花香。

1.勤洗澡


經常洗澡,能洗掉皮膚上殘留的汗液,讓細菌無機可乘!

 

2.勤換洗衣服

 

光是把衣服上的汗液晾干,并不能讓脂質和蛋白質隨水分一起蒸發,它們殘留在衣服上,和細菌繼續親密接觸,就會產生有味道的不飽和脂肪酸。每天換洗衣服,把衣服上殘留的物質洗干凈,味道自然就不見啦。


3.穿透氣性好的衣物


穿透氣性好的衣服、鞋子,能減少出汗的機會;即使出了汗,透氣性好的衣物也能在短時間內快速風干,降低細菌在潮濕環境下繁殖的速度。


4.止汗露涂起來


購買市面上的止汗露,涂在出汗多發地帶,能減少出汗量。出汗比較嚴重的話,也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涂搽25%氯化鋁溶液、2%~10%戊二酸醛溶液或5%~10%烏洛托品溶液,減少局部出汗。


5.少吃重口味食物


愛吃咖喱、洋蔥、大蒜、蒜苗、韭菜等重口味食物?腸道產生的吲哚類化合物,一部分經汗液排出。吃這些氣味濃重的食物,會讓汗液帶上殺傷力更強的味道。


呃,還有種減輕體味的辦法,有點賤賤的,聽了之后可不能拍磚呀,拉鉤。


大汗腺分泌受性激素的影響。年齡越大,性激素分泌越減少,大汗腺分泌減弱,體味自然也就沒有那么重了。也就是說,體味嚴重的時間就這么幾年,忍忍也就過去了。


其實,大多數體味是被基因強行賦予的,有體味的人也別太困擾,這都是基因和細菌作祟,勤洗澡、勤換衣服、噴香香就好啦。花露水用起來!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加點行動力,花香應該就能擊敗特殊氣味們,讓大家回到夏天的懷抱了。


Ok,本期就分析到這里。


用實力讓情懷落地。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在平庸面前低了頭,請向我開炮。



阿爾法參考情報:


1.《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皮膚病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實用皮膚性病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

3.  蒲公英醫學百科

4.  百科名醫網





汗味腳臭狐臭,這酸爽!再不治治社交涼涼了

圖文簡介

為了夏天香香地出門,你都不知道我經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