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藿香正氣水和頭孢、阿莫西林是死敵
小蒲姐昨晚下班回家看到小區告示欄里貼著一條小廣告。憑著超敏感的職業習慣,我打眼一看——“最近各地持續高溫,很多中署人群……”就挑出了一個惡心的錯別字,立刻心慌氣短,抬筆就想改!忍不了,真的忍不了。
中署?署什么署?!小蒲姐我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這樣的錯別字都不校對一下就貼得到處都是,商家不太專業呀。
嘖嘖嘖,小特工和老探員看看,三無小廣告,居然都貼上小區的告示欄了!連居委會蓋章都沒有,居然也敢貼在告示欄上,這是什么神仙勇氣!
對小廣告,小蒲姐我是一點都不感興趣的。但我的眼角余光卻強迫自己看到了另外幾個關鍵字——“藿”“莫”“孢”。
等等,這是一條藥品小廣告!
哼,一定又是小區里賣假藥的小廣告!又來專門坑害執著養生的街坊。
來吧,讓我逐字逐句為你們辨別真偽!
“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黑心商家現在都喜歡用這種詞兒套近乎,貼心體己得沒邊兒啦!
“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細節,千萬記住”
還千萬記住呢,記住你即將打出的洗腦廣告詞嗎?
“藿香正氣不能與頭孢、阿莫西林(青霉素)一起服用,會馬上喪命”
腫么肥四?前面我說的那些話,現在撤回,還來得及嗎?555555
因為小蒲姐一激動差點辟了一個不是謠的“謠”。
我懺悔,我難過,我想鉆進地縫里……該怎么面對小特工and老探員?
啊啊啊啊!抓狂!!
這小廣告的文案是有點夸張,可居然,居然,居然,大體說得沒錯:
藿香正氣(水),真的不能和頭孢、阿莫西林一起吃;出現過敏反應,的確可能喪命!
藿香正氣水中含40%~50%乙醇(酒精),這些乙醇不能直接被身體排出,需要在肝臟中代謝。
在肝臟中,乙醇要先代謝成乙醛,乙醛再代謝成對身體沒有什么危害的乙酸,乙酸就可以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啦。
可是,甲硝唑、頭孢類等抗生素里面,有類似雙硫侖的結構成分。雙硫侖會阻礙乙醛代謝,導致乙醛大量堆積,會引發頭痛、嘔吐、心悸、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嚴重的可能出現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癥狀。
服用了含有乙醇的藿香正氣水,又吃了含有“雙硫侖類似結構”的抗生素,這兩種成分一碰面,天雷勾動地火,燃燒的很可能是你的生命。
小廣告還是叫它小通知吧,正式一點。
這個小通知里面提到的“藿香正氣水和頭孢同服會馬上死亡”,有點兒夸張了。
現在市面上售賣的藿香正氣水,規格多是10毫升1支,就算它有40%~50%都是乙醇,喝一支藿香正氣水攝入的乙醇量,也就在4~5毫升左右,這個攝入量并不大。
所以,比起喝藿香正氣水,更要命的是大量飲酒之后服用頭孢等抗生素。
切記: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后1周內都不能喝酒、喝含乙醇的飲品、吃含有乙醇的藥物;吃or喝了以上藥品和食物之后,在1周內也不能吃頭孢等抗生素類藥物。頭孢+大量飲酒,可以引起嚴重的雙硫侖樣反應,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肝損傷、驚厥……甚至死亡。注意,這不是危言聳聽,這些都是真的!
除了頭孢外,服用甲硝唑、奧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酮康唑、氯霉素,以及雙胍類和磺脲類的口服降糖藥等藥物之后,短期內飲酒都可產生雙硫侖樣反應,小特工and老探員千萬要注意!
有些口服藥偷偷地含有乙醇: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復方甘草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麥角隱亭咖啡因口服液等。
有的藥在明面上就能看出來含乙醇——名字里有“酊”字的藥物,雖然這些藥大多數是外用藥。但這些外用藥,在服用抗生素期間,也得慎用!
正骨水、祛傷消腫酊、筋痛消酊、舒筋活絡酒、麝香舒活搽劑、麝香祛痛搽劑、消腫止痛酊等外用藥雖然不吃進肚子,但酒精的滲透力很強,對于容易過敏的人來說,這些藥物照樣危險!
小特工and老探員在服藥之前,別忘了看說明書里的成分表,一旦出現“乙醇”“酒精”的字樣,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膠囊等固體劑型里不含乙醇,和頭孢等藥物一起服用,不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
反正藿香正氣水味道那么刺鼻,片劑、丸劑、膠囊等固態劑型的藿香正氣還更好下咽呢。
小特工和老探員可以首選這些劑型。
雙硫侖樣反應后果很嚴重,弄得不好分分鐘丟命。但也沒有必要見到藿香正氣的“藿”字就敬而遠之……萬一去KTV,有人唱周杰倫的《霍元甲》呢?
今天的營業結束之前,我再對好心人寫的小廣告小通知懺悔下。
作為人肉謠言粉碎機,我差點辟了正確的“謠”……哎,誰能想到小區告示欄、電線桿上的小廣告,竟也有靠譜的時候?總算讓它們對了一次。
對不起,我不應該因為你寫的小通知丑和有錯別字,就以為你后面的文字也不靠譜,造福小區居民這么有愛的事,你做得很好,謝謝你。
但錯別字咱還是得改改(工作魂爆發),改完以后love you~。
謝謝惠顧。~今日小蒲姐營業結束。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
小蒲姐參考情報: 1.《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急診醫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 蒲公英醫學百科 3. 百科名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