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熱報:3個:日本網紅眼藥水、醫藥腐敗、“聰明藥”“專注力藥”



周六好! 睡懶覺了沒?   


今天阿爾法帶小特工和老探員關注一下:在網店、藥房、海外代購圈里走紅甚至賣斷貨的兩種藥。


一種是上班族熱捧的日本網紅眼藥水;一種是學生、家長熱捧的“聰明藥”“專注力藥”。


另外還有一件足以撼動整個醫藥行業的行動,在悄然無聲中展開。


到底怎么回事,看完你就知道了。

日本眼藥水都不能稱為“新晉網紅”了,應該叫經久不衰“老網紅”。


凡是到日本去旅行的人,總要買個幾瓶回來。有時候還要給親戚、同事、朋友代購……


現代人天天看手機、看電腦,用眼過度,就巴不得來點“神仙藥水”,拯救一下干澀、發紅、難受到極點的眼睛。


這使用以后會“立竿見影”的日本眼藥水就真的那么好嗎?



阿爾法觀察到一些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的眼藥水,在今年4月被加拿大列入禁售名單


2019年4月15日,加拿大衛生部在官網發布了召回和安全風險提示,召回6款在售的日本產品,其中4款眼藥水因含有處方藥鹽酸四氫唑啉、甲硫酸新斯的明和氨基己酸成分。這類藥物可產生很多與眼睛有關的不良反應,包括紅眼、白內障、過敏反應、虹膜囊腫、視網膜脫離等,而且可能引起嚴重的健康風險,甚至給心血管造成壓力


這4款日本眼藥水名單包括:參天銀色眼藥水-SanteFXNeo(黑色和銀色包裝)、參天金色眼藥水-SanteFXV+、參天眼藥水(彩色包裝)-SanteFXNEO以及SantePC。


(圖片來自:加拿大衛生部官網)


日本眼藥水中不少都應屬于處方藥范疇,不是絕對不能用,但需遵醫囑使用。但是,很多代購的眼藥水是經走私方式入境,質量不受監管,用法無法規范。


如果有眼部炎癥等不適癥狀,應到醫院檢查,遵從醫囑用藥,切忌隨意購買保健類、抗炎類眼藥水,哪怕是非處方藥眼藥水,也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購買。


阿爾法想說:不要過于迷信國外的藥品。


崇洋媚外,不好。無論在什么事情上。

上面說了,一件足以撼動整個醫藥行業的行動,在悄然無聲中展開。


它是什么行動呢?


2019年5月14日,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會同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共同隨機抽取了77戶醫藥企業檢查。復星醫藥、恒瑞醫藥、步長制藥、華潤三九、同仁堂、天士力等多家上市公司在檢查名單當中。這些都是業界相當有名的企業,其中一些又是飽受詬病的企業。


隨后的5月23日,財政部以“加急”的形式,宣布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其中要求為核實醫藥企業銷售費用的真實性、合規性,對醫藥企業銷售環節開展“穿透式”監管,延伸檢查關聯方企業和相關銷售、代理、廣告、咨詢等機構,必要時可延伸檢查醫療機構。


這次檢查之所以意義重大,在于檢查的重點是“醫藥企業銷售費用”。醫藥企業銷售費用是一直飽受詬病的一筆開支,其中包括了大量用于回扣以及賄賂的費用。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要由中國的患者來買單。這也是造成藥價貴、買藥難以及醫保資金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在這次的檢查方式上,財政部要求做到“穿透式”監管。“穿透式”監管,這一名詞來自于金融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監管方式,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穿透式”監管是一種實質性監管,要求穿透虛假的名目,對銷售業務和經費的實質用途進行監管。比如有的藥企銷售經費是以學術會議的會務費名義支出,實際上卻用于給回扣,推動銷售。


據數據統計,2017年A股制藥板塊共171家公司,銷售費用共1298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25%,遠高于其他行業。這與發達國家藥企科研占比第一,形成了鮮明對比。2017年A股制藥板塊共有17萬銷售人員,人均銷售費用74萬元。據了解,銷售費用中至少有相當一部分,以回扣的形式給了醫生。


去年疫苗事件的主角長生生物,每年有5.8億的銷售費用,占營收的37%,25個銷售人員人均銷售費用2300多萬。就在最近,連續有多起醫院領導以及醫生拿藥企回扣的事件被曝光。

醫生回扣,不僅讓醫德醫風蕩然無存,還嚴重影響到中國醫藥行業的進步。


由于花了大量資金用于銷售,中國的醫藥企業可以躺著掙錢,不愿意將更多的經費用于科研。


而與之相比的是,日、美、歐藥企的科研經費占比達到20%以上,在世界醫藥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中國藥企只能仰其鼻息。


這一次,財政部出手的“穿透式”監管,特別提到將重點查6個項目:銷售費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據,是否真實發生;是否存在以咨詢費、會議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各類發票套取大額現金的現象;是否存在從同一家單位多頻次、大量取得發票的現象,必要時應延伸檢查發票開具單位;會議費列支是否真實,發票內容與會議日程、參會人員、會議地點等要素是否相符;是否存在醫療機構將會議費、辦公費、設備購置費用等轉嫁醫藥企業的現象;是否存在通過專家咨詢費、研發費、宣傳費等方式向醫務人員支付回扣的現象。


可以說,每一項都直指要害。


這次算是打準了醫藥回扣的七寸。

一到全國性各類考試前夕,“聰明藥”“專注力藥”就在網店里、藥房里走俏,高峰期甚至賣斷貨!有商家還乘機抬高價格,最多能賣到一粒100多元。


這些產品都號稱:考生吃了就能變聰明,吃了就能提升專注力,吃了就能改善粗心的毛病,吃了就可以提高分數……不但絕無不良反應,還能增強免疫力。


真是騙子一張嘴,死的都能說成活的。


吃“聰明藥”的人群中,除了面臨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考試的學生,還有很多是職場白領,長期熬夜,長期加班,工作壓力大,想通過藥物補充精力,提高效率。


所以買這個藥的人群還是挺廣的。那更需要在局里廣而告之了。



阿爾法嚴肅地提示大家:所謂的“聰明藥”“專注力藥”屬于國家嚴格管控的精神類處方藥,絕對不能隨意購買。(轉發擴散)


所謂的“聰明藥”“專注力藥”主要包括莫達非尼、專注達、利他林、擇思達、阿莫達非尼等,在臨床上屬于精神類藥物。這類藥物主要用于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發作性睡病等,不會提高人的智商、智力

 

服用此類藥物短期內會有一定的精神振奮作用,但是長期服用可能會有心跳過快、食欲下降、失眠、焦慮等不良反應,甚至使人成癮。


如果為解除壓力服用這類藥品,等于飲鴆止渴,自找麻煩!


實際上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屢次嚴打之下,一些藥商轉入地下,通過電商平臺、社交媒體隱蔽銷售,甚至搞起了海外代購。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品種目錄顯示,利他林、莫達非尼均屬于第一類精神藥品。根據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經營管理辦法,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經營活動。如果是藥販子將私自從國外購買的利他林帶回國內銷售,是涉嫌構成販賣假藥罪的。


所以考生、家長、上班族,千萬不要因為國外管理沒有國內嚴,就找代購“人肉”背回來。


這類國家嚴格管控的精神類藥品,必須由專科醫師開具特定的處方才能購買服用。


世界上沒有聰明藥,更沒有后悔藥。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且行且珍惜吧。


Ok,今天的科技情報就解讀到這里。



用實力讓情懷落地。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在平庸面前低了頭,請向我開炮。



阿爾法參考情報:


1.藥你懂

2.人民網

3.新華社



醫周熱報:日本網紅眼藥水被禁!醫藥腐敗被“穿透”!“聰明藥”被扒皮!

圖文簡介

世界上沒有聰明藥,更沒有后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