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朱廣思,碩士,科普作家,北京科普作協會員


8月9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了今年首個臺風紅色預警,中國氣象局啟動臺風Ⅱ級應急響應。

新聞截圖


10日1時45分前后,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超強臺風級)的中心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預計“利奇馬”登陸后將轉向偏北方向移動,會先后穿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強度逐漸減弱。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利奇馬”于7日23時升級為超強臺風,8日下午17時,“利奇馬”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已達58米/秒,超過今年2號臺風“蝴蝶”,成為今年風王10日1時45分前后,“利奇馬”以超強臺風級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躋身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浙江最強臺風第3位。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風王“利奇馬”到底有多猛?一起來感受一下:

臺州溫嶺石塘


圖片來源:浙江之聲

杭州灣跨海大橋

圖片來源:浙江之聲

玉環坎門東沙海邊

圖片來源:浙江之聲

舟山東港

圖片來源:浙江之聲

舟山白沙島

圖片來源:浙江之聲


臺風所到之處,幾乎一片狼藉,觀后感只有一個,那就是......


圖片來源網絡

面對惡劣天氣來襲,人類最明智的選擇是減少戶外活動,及時關注預警信息等,但你有沒有想過,暴露在野外的動物們又是如何避險的呢?今天一起來揭秘。

        1

01 大個子動物,基本沒啥影響

臺風可能會讓人類步履維艱,在大馬路上玩起邁克杰克遜的太空滑步。

但對于大象、犀牛、河馬、長頸鹿、水牛這種體重以噸計算的動物來說,依舊可以自在行走。

圖片來源網絡

臺風基本上都是從海上來,這些大型動物很少有生活在非常靠近海岸邊的地步的,所以當臺風向內陸入侵,到達這些動物的棲息地時會減弱。

像熊、獅子、老虎等幾百千克的動物,一般也不會害怕臺風的侵襲,對于它們來說,只要臥在地上,就不會太受干擾,感覺就像經歷了一次免費的洗剪吹。

圖片來源網絡

        1

02 水生動物有絕活兒

對于水生動物,不管噸位如何,臺風對它們的影響都非常大,因為沒有固定的地面,所以它們被風吹的時候也不敢驕傲放縱。

很多水面動物都有預感風暴來臨的能力。比如說水母的身上有個類似耳朵的器官,在風暴來臨時,它能感受到次聲波,就會釋放自己的傘蓋中的氣體,沉入海底。



鱷魚也會潛入水底——雖然也算是陸地動物,但是它有自己的絕招——潛水時它身體中的一部分氧氣會分配到體內的血液中,心率從每分鐘40次變成每分鐘3次。

心臟上還有特殊的閥門,可以停止給四肢供氧,把含有氧氣的血液透過心室上的小孔,提供給大腦和其他必要的維生器官。

鱷魚的肺部也非常大,好像一個氧氣瓶,它們可以在水底待幾個小時,足以等到臺風刮完。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還有些水邊動物,如鷺鷥、白鶴、野鴨、大雁等水鳥,它們會臥在水邊的低洼部分,利用不容易被風刮到的港汊地形,讓大風對自己的損害最少。

還有些比較習慣田間生活的野生動物,會躲在人類建立的溝渠中,甚至躲到院子里。

那沒有足夠的重量,體積非常小的動物們又該怎么辦呢?

        1

03 小動物也不能隨風飄

像松鼠和小型猴,一般會成群結隊躲在樹洞或者山洞里,否則非常容易被吹飛。


體積比較偏大的動物,如金絲猴這樣能長到幾十千克(和人類小孩差不多),還有獵豹這樣體型接近人類的,大部分選擇緊緊貼在地上,同時保護好自己的幼崽。

 


圖片來源網絡

對于昆蟲這樣體型更小的,大部分會躲到地洞和樹洞中,還有一些體表寄生蟲,往往會尋找適合自己寄生的大型動物,當做一個溫暖的避風港。

為了保護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們,我們平時在旅行和施工中也要注意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這樣才更有利于在災難來臨時,讓它們能夠及時選擇有利的地方進行躲避。


臺風來了!動物們會被吹走嗎?想不到它們的抵御招數竟然是...

圖文簡介

臺風來了!動物們會被吹走嗎?想不到它們的抵御招數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