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作者 七君
本文含有減少人類進食沖動的圖片,謹慎下拉。
世界上的大城市都有一個傷腦筋,而且很辣眼睛的問題,那就是,市民們好像很喜歡往馬桶里丟屎尿屁以外的干垃圾。
好吧,你肯定也會感到好奇。手機掉到馬桶里以后,會不會被沖到海里,然后被某個有緣人在沙雕邊撿到呢?
不要把和馬桶聯通的世界想得太浪漫了。《猜火車》電影里的這幕情節是不可能成真的,問問馬里奧就知道了。
原因嘛…露克——
2014年12月,一位技術員雙手捧著從倫敦下水道里撈出來的肥山。
@ADRIAN DENNIS / AFP
是的,你的不及格成績單,還有不小心掉到廁所里的手機會和富含有機質的老泥,還有計生用品攪和在一起,變成一種叫做肥山(fatberg),有時也叫垃圾山(junkberg)的玩意兒。
肥山的專業術語叫做 FOG(Fat, Oil and Grease)。肥山的歷史悠久,文獻記載,1944年紐約就開始探討管道中肥山處理的問題。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僅沖到廚房下水管的廚余會形成大規模的肥山,實際上被馬桶吃掉的不該吃的東西也是肥山的一大來源。
2008年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肥山一般會在源頭下游50-200米處累積形成。你沖到廁所里的無法生物降解的物質不會被乖乖地沖到污水處理廠,它們就像磁鐵,會在污水管道里互相聚合在一起,并成為彎曲菌(Campylobacter)、李斯特菌(Listeria spp.)等病原體生活的溫床。
你掉到廁所的手機如果沒有被肥山攔截,最后可能在污水處理廠的格柵處被攔截。格柵是污水處理廠攔截固體垃圾的裝置。按照2006年建設部關于發布的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的公告,我國的污水處理廠都有這樣的格柵攔截固體垃圾。
@National Geographic
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許多國家都在因為這種肥山而苦惱,因為肥山不僅不養眼,還是引發管道堵塞的兇手。
在我國,污水管道因為“石頭”樣的物體而發生堵塞的新聞也常見報端。比如今年1月發布在浙江生態環保新聞網上的這則報道——
圖片來源:epmap.zjol.com.cn/jsb0523/201901/t20190109_9199565.shtml
香港渠務署(DSD)在2000年公布,60%的污水管道堵塞問題是肥山引發的。
紐約環保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通訊負責人 Edward Timbers 表示,從2007年開始,紐約處理肥山的成本翻了1番,大蘋果政府每年為了清理肥山,花掉了2千萬美金。2017年,紐約的污水處理廠撈出了53 269噸固體垃圾。如果不處理的話,肥山里的污水就會滲入當地水道,污染環境。
1926年澳洲阿德萊德市的污水管道系統
@ SA WATER
在澳洲昆士蘭地區,每年都會發生4000起肥山導致的下水道堵塞事件。澳洲南部每年的肥山處理費達到了40萬美金。
英國就更不用說了。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肥山問題非常嚴重,因為英國的污水管系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26%建于1914-1945年間,24%的歷史更早。
倫敦在2015年發現了一個10噸的肥山,2013年發現了一個15噸的肥山。2017年,世界上最大塊的肥山誕生了。
泰晤士水務局(Thames water authority)發現的這個肥仔有近250米長,相當于11輛雙層巴士首尾相連,體重達到了143噸,籍貫倫敦,肚子里除了肥油還有滿滿的尿布濕巾。要多少個肥仔輪蹲,才能聚集這么大塊的肥山啊。
這個140多噸的肥山所在位置
為了清掃這種有害垃圾,各國政府也是傷透了腦筋。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出現有效處理肥山的技術,2008年歐盟理事會給出的 FOG 處理意見是,以預防為主(就說大家少吃一點,屁股紙少用一點)。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市的污水處理公司(SA Water)干脆編制了一首非常朗朗上口的3P兒歌,號召大家不要往馬桶里倒除了3P以外的垃圾。
什么是3P?就是Pee(我尿),Poo(我便),Paper(我擦)。
歌詞大意:馬桶里放什么好呢?當然是3P啦,你的馬桶將感激不盡!記住啊,馬桶只能放3P哦!
旋律的好聽程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工作人員的忍無可忍的極限。
該污水處理公司還制作了一支由蘿莉和正太擔當主演的精美的公益宣傳廣告,馬桶的3P理念從娃娃抓起——
為了讓大家不要往馬桶里丟奇怪的東西,紐約市也推出了更大力的宣傳活動。
它們制作了一個奇怪的4P網站,號召大家不要在馬桶上做4P以外的任何事。
訪問地址:www1.nyc.gov/site/dep/whats-new/trash-it-dont-flush-it.page
什么是4P呢?這太簡單啦,啊4P,你比3P多一P——
Pee(我尿),Poo(我便),Paper(我擦)…還有Puke(我吐)…
網站看完,紐約還在地鐵里張貼肥山的萌圖,企圖引起路人的重視。
紐約市政府號召大家不要在馬桶里亂丟東西的地鐵海報。
@Jennifer Hsu / Gothamist
不過英國人已經過了吐多就習慣了的階段了,他們對肥山產生了一種姨母般的審丑心態。
肥山在英國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2015年牛津在線詞典歡脫地收錄了肥山 fatberg 這個詞。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的紳士還特意為一塊館藏的肥山制作了直播間。
一個死肥山有什么好看的呢?其實吧,肥山這個東東是有生命的,因為里面的真菌和細菌產生的菌膜會讓肥山變成一個不斷變形的活體雕塑。有(è)興(qù)趣(wèi)的觀眾可以在下面這個地址圍觀肥山的養成。
www.museumoflondon.org.uk/discover/fatcam-watch-fatberg-live
看完肥山的故事我們明白,如果繼續在馬桶上玩手機,還把奇怪的東西沖到馬桶里的話,以后外星人在地球上研究人類糞化石的時候,會以為我們是以手機為食,還能一次拉出幾百噸的 shǐ 的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