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最關鍵的是要修復學生學習系統的發動機,這里有一些對策


    通過激發中學生的理想目標,打開他們的心鎖。

    如果心中沒有目標,沒有夢想,就像走路的人,不知道目的地,越走越消沉,越走越懶散。高目標、低要求,讓學生把大目標化解成可勝任的小目標,跳一跳,夠得著,不斷強化勝任感、成就感,從而燃起自信的火焰,重新啟動發動機。要加強對中學生成就發動機的教育。追求成功使人振奮、積極進取、樂學好學,學習效果就好;回避失敗使人憂心仲仲、焦慮壓抑、消極被動、怕學厭學,學習的效果也就不好。因此,中學生應以學業進步、求知成才為奮斗目標,而不應以考試過關為學習目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發動機。


    “以德促學”,激發學習動力

    (1)喚醒學生的責任意識。

    讓學生明白一個有作為的人,首先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要懂得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不能唯我獨尊,我行我素,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應該由教師、父母替自己負責,通過體驗,喚醒學生心中的“責任感”。要讓責任感成為學生的一種行為習慣,成為生命的組成部分,成為自覺的行為,成為潛在的內部動力系統。

    (2)使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

    喚醒學生心中的愛。懂得父母之愛的博大、無私,讓每個學生“愛”的幼苗在內心長大,學習動力訓練就是要喚醒學生心中的那份愛。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從認知層面、情感層面、實踐層面,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學生進行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學生知恩于心,報恩于行。

 

    增強學生人際溝通、合作的能力。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能顧及他人心中的感受,再加上不懂得看別人的優點、長處,缺少包容心,總是帶著嫉妒、自私的性格特點,只能使自己的人際圈越來越小,從而使自己缺少朋友,導致情緒狀態不佳,影響學習動力。有一個調查,讓同學們在“快樂、學業、友情、家庭、健康”中,選擇一項對自己最重要的選項,盡管只是假設,但學生們落筆的時候還是感到心情沉重。出人意料的是,這些高中學生卻多把友情列入首位,甚至為此不惜放棄極重要的其他四項。由此可見友情對高中學生的重要性。因此,缺少友情,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心情,心情影響到學習動力。


    改變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方法不當嚴重影響學生的源動力。有的學生想學好,但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又缺少科學的引導,耗費了時間,成績并不理想,久而久之,會產生自我否定,產生挫敗感,喪失自信心。學習不是簡單的“做題”、“背”就可以了,在學習中找不到快樂,就是不得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各種途徑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感悟與體驗,使學生發自內心地體會到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和運用學習策略。


    增強耐挫力,激發上進心,從而激發學習動力。

    碰到一點挫折、困難就灰心、退縮是意志脆弱的表現。接受挑戰,鍥而不舍,有一個積極的心態,能化苦為樂,百折不撓,享受超越自我的快樂,坦然面對累與苦,就會發現一個強大的自我就誕生了。重塑自信心,激發學習動力。自信是人成才的第一要素,面對學業,堅信“我能”而不是我“不能”或“讓我試試”,讓學生放大自己的長處,善待自己的不足。通過體驗活動,找到我是獨一無二的感覺。我也有很多的優點,學會賞識自己,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找到勝任感、成就感,從而重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學生沒有學習動力,我來幫您

圖文簡介

針對中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最關鍵的是要修復學生學習系統的發動機,具體來講,可以通過“以德促學”、增強人際溝通、改善學習方法以及增強耐挫力等方法重新啟動學生的學習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