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神秘也不可恥,性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更清楚的認識自己,解開孩子在成長過程的謎團,讓孩子獨自面對黑暗時,學會保護自己。
你以為性教育就是講解生理知識嗎?
不是的,性教育不光是讓他們認識到性別的不同,生理衛生的知識,還要對他們的性心理有一定指導。我們還需要教會他們異性交往的尺度,教會男生要尊重女生,教會女生自我保護的技能。從而培養他們的自尊與自信,這些都是對成長階段的孩子尤為重要,這也是認識自己的必經之路。寄希望于孩子們無師自通,甚至亡羊補牢,是不現實的。
據2017年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案例中,受害人超過606人,其中女童遭遇性侵占比為90.43%、男童遭遇性侵占比為9.57%。受害者中,年齡最小的僅1歲。7至14歲孩子更容易成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目標。熟人作案占比高,家庭成員性侵占比上升。
這一樁樁兒童性侵案件的背后,除了泯滅人性的性侵者,同時還反映出了中國家長對性教育的不重視。
很多家長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性教育。其實,當孩子對身體產生好奇,性教育就應該開始了。
2-3歲
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對身體產生好奇,家長在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的時候通常會跳過隱私部位,即使孩子詢問,也會含糊其辭地搪塞過去。其實,這是孩子認識自我的良好時機,家長不應該回避。
3-5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性別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這時候父母應該強化孩子的性別意識,最好不要將男孩打扮成女孩的樣子,比如扎辮子、穿裙子之類的,也不要將女孩當男孩養,這樣容易造成孩子性別錯位。
孩子3歲以后就不要帶到異性澡堂或換衣間,讓孩子樹立男女有別的觀念。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對生命產生好奇,孩子通常會問“我是從哪里來的?”
這時候媽媽可以用童話的形式告訴孩子,比如下面這種對話:
“媽媽,我是從哪來的啊?”
“你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
“那我怎么到你肚子里的啊。”
“那你先說你是怎么種花生的呢?”
“我把花生米放在花盆土里,花生就長出來了”
“是啊,當初爸爸也給了媽媽一顆種子,并種在媽媽肚子里,后來就長出了你。花生米就相當于爸爸給的種子,土壤相當于媽媽的肚子,長出的花生就相當于你。”
別再告訴孩子“你是從樹上摘的”,或“充話費送的”,這樣只會誤導孩子!
3-5歲的孩子對身體構造已經基本熟悉,家長要特別強調哪些身體部位是不可以給別人看,也不可以被別人觸碰的。
6-9歲:
6-9歲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交流和活動范圍增大,對性別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
此時要教給孩子性衛生的基本知識,學會保持性器官的衛生。
6歲之前最好完成與孩子分床睡,防止孩子性早熟。
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性別較為敏感,出現了不愿意和異性同桌、同行的現象。家長應及時調整孩子情緒,不要對異性有敵對情緒。
男孩家長要告訴孩子尊重女孩,不要亂掀女孩裙子和夏天遮擋部位。
不管男孩女孩,家長都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有人侵犯自己要及時告訴父母。畢竟一些戀童癖,是不管男女的。
9-11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動畫或者畫冊,讓孩子了解自己是怎么來的,生命是如何孕育和誕生的。
讓孩子了解什么是性侵和性騷擾,進一步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除此之外,還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想法,為即將到來的青春期做好準備。
12-14歲:
青春期是孩子最為敏感和叛逆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性器官也開始發育。
女孩乳房發育,開始出現月經;男孩出現胡須和遺精。
孩子往往因為害羞,不敢告訴父母。
這時候家長要細心觀察,及時安撫情緒,告訴孩子原因和衛生方面的知識,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敏感期。
上初中之后,一些孩子會出現早戀或者單相思的狀態。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不要過于緊張,切勿一竿子打斷,引發孩子叛逆情緒。
初戀是美好的。但是,家長要告訴孩子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和分寸,尊重異性。失戀時,要及時開導,不要讓孩子一時沖動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14-18歲
14歲以后的孩子,在思想上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沖動仍在。
有些孩子已經初嘗戀愛的滋味,家長可以跟孩子聊一些性、愛與婚姻彼此間的關系。讓孩子了解婚前性行為將帶來怎樣的責任與后果,和孩子分享一些性沖動的排解方法。
性知識的普及最好在18歲之前完成。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告訴孩子:學會戴套,為自己和對方負責!
性,不神秘也不可恥,性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更清楚的認識自己,解開孩子在成長過程的謎團,讓孩子獨自面對黑暗時,學會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