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的P220專指P220手槍,而不指代包括P226在內的P220手槍家族。P220手槍誕生于1975年,由瑞士SIG公司設計,是上世紀80年代較為暢銷的一款手槍。P220手槍是P22X家族中的第一款手槍,發射9×19毫米巴彈,使用單排彈匣,彈容量9發,彈匣釋放鈕位于握把底部,和馬卡洛夫/59式手槍類似。
M1911所用的.45ACP手槍彈(11.43mm槍彈)與9mm巴彈(左)對比
不同于擊錘單動、有外置手動保險的BHP,P220是一款擊錘單/雙動手槍,沒有外置手動保險,但設置有擊錘釋放鈕,按下擊錘釋放鈕,可以安全地釋放擊錘,槍械以雙動狀態保證攜行安全。此外,相對于BHP,P220還額外設計了擊針保險,槍械的安全性更好。
相比于BHP手槍,P220的“身世”遠沒有BHP那么煊赫,也沒能數十年內“一枝獨秀”,但它依然十分優秀,尤其是后來的P226手槍,更是一款名副其實的世界手槍。在一些西方國家的精銳部隊,都能看到P220家族的身影,在國外的民用槍市場上,P226一直是高價優質的存在,我國的NP22手槍,也正是P226的仿制品。
P226的剖面圖,擊錘簧導桿部分(紅框內)就要大了一些了,P220的設計大致相同
P220的加分項
雙動狀態下的P220手槍,紅框內為扳機,黃框內為分解鈕
P220較為完美地避開了“設計災區”。在雙動狀態下,它的扳機行程較短,扳機力也不大,扳機行程內扳機力沒有明顯的階梯感,整個雙動行程頗為干脆。至于單動行程,P220表現正常。尤為可貴的是,P220的扳機和扳機護圈設計都十分優秀,扳機寬度較大,表面故意處理得較為粗糙,即使手指出汗,扣動扳機過程中,手指也不易滑脫。與此同時,雙動狀態下的P220扳機翹起程度較低,護圈前方“空間足夠”,手指“活動靈活”,能更舒適地搭在扳機上,這無形中都在給P220的扳機感加分。
彈匣釋放鈕位于彈匣前方、扳機護圈尾端(紅框)的P220,這個版本的P220比筆者接觸的版本更為常見
在筆者接觸P220之前,對P226手槍的握把尺寸“早有耳聞”。在一次公安部舉辦的展覽上,筆者親歷了難忘的一幕。當時,一位警察朋友在把玩NP22手槍(仿制的P226),對廠家的人說道:“我很喜歡你們的(NP22)手槍,可惜握把大了些,我手小,握起來不舒服,你們不是有一款‘瘦身握把’款的槍嘛,我想看一下。”然后廠家的人告訴他,他拿的那款就是。
P226的寬大握把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筆者并不對P220的握把抱有太大希望。出乎意料的是,P220的握把并不大。很快,筆者就找到了小握把的“秘密”。
P220的握把小和它采用的單排彈匣有很大關系。眾所周知,手槍的彈匣大多藏于握把內,如果彈匣就很寬大,那握把自然也會被“撐大”。P220作為一款誕生于1970年代的9毫米手槍,“反潮流”地使用了單排彈匣,導致容彈量只有可憐的9發,遠低于同時期9毫米手槍主流的15發彈容量,甚至還不如40年前的BHP的13發彈容量。但由于單排彈匣寬度比雙排彈匣更小,握把尺寸自然是“小了一圈”。
P220的扣分項
彈匣釋放鈕則完全是“扣分題”。P220的彈匣釋放鈕位于握把底部、彈匣后端,卸下彈匣時,射手要一手持槍,另一只手去按壓彈匣扣。這種彈匣釋放鈕為“歐式風格”,在當年的歐洲較為流行,比如早期的伯萊塔92手槍,蘇聯的馬卡洛夫手槍,但都操作不便。筆者一直不明白,為何如此蹩腳的歐式彈匣釋放鈕一度流行。如今,歐式彈匣釋放鈕已經完全被淘汰了。
筆者接觸的P220手槍,歐式的彈匣釋放鈕位于握把底部(紅框),操作相當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