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導讀 北京時間4月21日,SpaceX的載人龍飛船2號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行發動機測試時出現意外故障,現場濃煙滾滾。有報道稱,太空艙幾乎完全燒毀。 隨后,SpaceX的發言人證實了此次事故:“今天早些時間,SpaceX對龍飛船2號的發動機進行了一系列靜態點火測試,最初的測試很成功,但最后的測試卻在測試臺上發生了意外。”另外,他們宣布,正與NASA的合作伙伴合作調查事故原因。 2019年3月,龍飛船進行了一次無人飛行測試,與空間空間站完成對接并成功返回。NASA原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利用龍飛船執行首次載人飛行計劃,將美國宇航員送至國際空間站。不過現在看來,計劃要推遲了。這次事故,將會大大推遲龍飛船真正載人升空的時間。不過載人飛行只是SpaceX的一小步,馬斯克更遠的計劃是登陸火星。 2018年底的時候,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分享了其火箭公司SpaceX不銹鋼火箭飛船的醒目渲染圖,并且首次展示了幾乎與渲染圖完全相同的真實測試飛船圖片,飛船下面還有穿著太空服的飛行員。 最初的渲染圖片是由SpaceX制作的。然而,該公司一直在狂熱地工作,以在德克薩斯州南部造出現實版的火星飛船原型。馬斯克在Twitter上發帖稱:“星際飛船的試飛火箭剛剛在德克薩斯州的SpaceX發射場完成組裝。這是真實圖片,而不是渲染圖。” 馬斯克和SpaceX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格溫·肖特維爾(Gwynne Shotwell)經常稱這艘測試飛船為“測試漏斗”,它不是為發射進入環繞地球軌道而設計的。 這是艘非常關鍵的實驗飛行器,它的成功(或失敗)將告訴我們SpaceX是如何在朝著建造全尺寸、準備發射向軌道的星際飛船原型邁進的:這艘飛船大約有18層樓高,將來可以運送100人和150噸貨物前往火星。 馬斯克透露,SpaceX計劃在2019年“6月左右”建造更高、具有軌道飛行能力的飛船版本。他說,這艘火箭飛船將有“更厚的皮膚(不會起皺)和更平滑的彎曲鼻子。” SpaceX 測試飛船 雖然它不會發射到太空中,但卻能幫助馬斯克的火箭公司研制更大的類似星際飛船。 馬斯克之前說過,全尺寸的星際飛船計劃在2023年首次執行載人飛行,這顯然是星際飛船發射的窗口。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資助了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但沒有透露具體金額。前澤友作計劃挑選8名藝術家作為繞月飛行的機組成員。 馬斯克已經表示,他希望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也許最早在2024年,發射第一批火星宇航員,并在2025年到達這顆紅色星球。 在2018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馬斯克和肖特維爾反復表示,“測試漏斗”要到2019年末才能首次飛行。無論是他承諾的哪個時間,這都是發射計劃中的一次重大飛躍,這與SpaceX最近獲得5億美元現金的支持相吻合。 馬斯克在2018年12月底宣布,SpaceX確實正在德克薩斯州最南端的博卡奇卡(Boca Chica)一個不太知名的發射場建造“測試漏斗”,他還發布了“測試漏斗”的組裝照片。 SpaceX的星際飛船測試原型發射場組裝 在馬斯克確認和發布照片之前,NASASpaceFlight.com的論壇上就出現了一系列照片,許多SpaceX的忠實追隨者聚集在哪里,談論這家火箭公司的最新活動,并分享相關信息。 這些照片是由博卡奇卡的當地人拍攝的,似乎顯示了這個神秘的“測試漏斗”的建成比原計劃提前了近一年。馬斯克后來表示,主要部件是在洛杉磯制造,并運往半偏遠的地方組裝。 最新一批當地拍攝的圖片顯示,工人和起重機正在組裝“測試漏斗”。這艘飛船外表看起來沒有縫隙,但它不太完美。事實上,它很可能會失敗或爆炸,這是在早期測試發射中常見的,SpaceX早期就曾發生過多次。 馬斯克把“星際飛船”描述為“丁丁”火箭,這是從20世紀著名的比利時漫畫中吸取的靈感。馬斯克曾說:“我喜歡‘丁丁’火箭的設計,所以我有點兒想讓星際飛船偏向于這一點。” SpaceX的大獵鷹火箭(BFR)渲染圖 在這里,飛船正在脫離助推器對于馬斯克所謂的“最后迭代”火箭設計來說,選擇拋光不銹鋼材料制造飛船是個重大的轉變。 2018年9月,馬斯克透露了其兩部分火星發射系統的設計更新,當時名為“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 馬斯克當時公布的這艘星際飛船直徑約9米,高近55米,并安置在超過66米高的火箭助推器上,馬斯克現在稱其為“超重型”火箭助推器。 這兩個部件都應該主要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這種材料重量更輕,但強度遠超鋼合金。材料科學和航空航天專家表示,鑒于惡劣的空間環境和修復地球上碳纖維部件的困難,更不用說在太空或其他星球上,對選擇碳纖維作為飛船制造材料持保留意見。 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可能大部分是用碳纖維建造的,因為它不會到達軌道,而是會降落在發射臺上或附近,以供重復使用。但馬斯克和他的工程團隊現在似乎正致力于用不銹鋼合金制造星際飛船。 馬斯克表示,SpaceX最新開發的猛禽發動機將由名為SX500的“高溫合金”制造,該引擎將為其飛船提供動力。 他還暗示,在重返地球或進入火星大氣層的過程中,星際飛船的最新鋼質機身“看起來就像液銀”,可充當它自己的散熱片,而不再需要保護熱瓦,就像美國宇航局的航天飛機使用的設計。 馬斯克去年曾在推特上寫道:“我將在德克薩斯州制造的測試飛船完工之后,做一次完整的星際飛船技術演示,時間可能在2019年3月或4月份。” 當然,在這次意外后,SpaceX 勢必要花上數個月的時間與 NASA 合力調查原因,并且對其他正在生產中的載人艙進行整改,首次載人飛行恐怕要延后到年底,甚至是明年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在為 NASA 打造載人艙的波音,去年八月同樣也是燃料系統發生異常,大幅拖慢了開發進度。但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故發生在測試中至少可以立即做修改,如果是在載人飛行中出事,那就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