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作者 美圖君


廣告里飛舞的美味食物是真的還是電腦特效?今天就來解答你的這個疑問。


Steve Giralt 是一位知名廣告攝影師,他曾經為凱迪拉克、克羅格、亨氏、好時巧克力等許多知名品牌拍攝廣告。在這些廣告里你可以看到飛舞的食物,曼妙的液體。但是,這些都不是電腦制作的哦。來看一看 Giralt 為我們帶來的食品廣告幕后揭秘。


先看一下漢堡廣告里,蕃茄醬和芥末醬的飛翔效果是怎么來的。




Giralt 3D打印的方法制作了2個彈射器,這樣2種醬料就可以在攝像機鏡頭前表演空中相撞。




這是拍攝現場的實拍。Giralt 說,拍攝的時機是關鍵。


接下來就是漢堡里面的肉餅還有蔬菜的拍攝過程了。



Giralt 說,這個部分是最復雜的。一方面這些食材要大力飛翔,另一方面攝像機要緊隨它們的動作。


Giralt 制作了一種機器,它用牛皮筋托舉食材,另外讓一把刀用極快的速度把牛皮筋切斷,這樣所有食材都可以同時被拋向空中。



Giralt 回憶,這個機器的效果不錯,所以這個鏡頭大概只拍攝了3-4次,就讓所有食材都穩穩地疊在了一起。



這是現場實拍的圖像,你可以發現這個過程太快了,人眼根本來不及看清楚。





廣告效果和現場的對比——



這個好用的拍攝機器完全是 Giralt 自己設計制造的。他先構思要怎樣拍食材才好看,然后用一個叫做 Sketchup 的3D建模程序進行設計。



在拍攝飛舞的食品時,時間的控制是關鍵,所以 Giralt 采用了 P.A.T.R.I.C. (Precision Arduino Timing Relay Imaging Controller)這種系統。 P.A.T.R.I.C. 是整一套拍攝工具的核心,它可以以毫秒(千分之一秒)的精確度追蹤拍攝物體。


P.A.T.R.I.C. 的主體是 Arduino 控制器,玩機器人的小朋友應該比較熟悉,它是一個開源平臺Giralt 在上面安插了許多部件,比如電機。


Giralt 拍攝過程中另一個得力助手就是這個機器人。他說,沒有這個機器人,是不可能拍出那些效果的。Giralt 采用的是高速運動控制機器人,設定好之后,它就可以不斷重復非常精確的動作。有了它,攝像機才能精準地追蹤食材的運動,不會錯過任何令人口水直流的角度。



在這個試驗里,你可以看到這個機器人的拍攝速度有多快,它達到了938 每秒傳輸幀數。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這些高科技出現前,食品廣告可以說是“五毛特效”,連大廠也不例外。


來看看下面這個70年的金拱門巨無霸廣告吧。食材的質感基本靠嘴巴說。食材也不是飛入畫面的,而是手動疊起來的。



完整視頻版——




這類廣告基本是靠廣角鏡頭靜態拍攝后合成的。頂多再給你來一個80年代邵氏影業常用的一秒拉近景特寫人頭的操作。


1968年的 Campell 蔬菜湯廣告特寫鏡頭



拍攝好了之后,就是后期制作的環節了。通常 Giralt 會進行顏色修正,加上背景音樂。成品就是你在電視節目里看到的那些讓你想放棄減肥計劃的廣告了。



可是問題來了,現在計算機技術這么發達,動畫片可以做到真的像假的一樣,為什么還要這樣大費周章地拍攝真實畫面呢?


這就牽涉到1968年的一個丑聞了。這是一個1968年的 Campbell 蔬菜湯的廣告。



這個廣告后來被人舉報了,因為為了讓蔬菜看起來飄在湯表面,拍攝廣告的時候碗里墊了很多鵝卵石。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發現后,控告Campbell 公司誤導消費者。因為這個丑聞,現在美國食品業在打廣告的時候必須使用真實的食材,不能弄虛作假。在這種苛刻的條件下,如何拍出讓人口水直流的廣告就變成了技術活。


直到70年代,終于有人創造出了用動態的食品推廣產品的廣告,而最開始嘗試這種畫風的,是一個叫做 Elbert Budin  的廣告導演。


Budin 采用了用來拍攝火箭測試的軍用高速攝像機拍攝跳舞的食物,創造出了以往靜態圖片無法達到的效果。而為了捕捉食物掉落時轉瞬即逝的鏡頭,Budin 也和 Giralt 一樣自制了許多機器。


從那時候開始,你才能在電視上看到飛舞的薯條、生菜和肉餅自動排列組合成漢堡套餐的畫面,


現在,像 MacGuffin Films 這樣的專業廣告公司也延續了 Budin 的拍攝思路,只不過現在他們的工具箱更加尖端了,用上了激光、各種傳感器,還有可編程的電機。而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MacGuffin Films 拍攝一條動態食品廣告也要好幾天的時間,一條30秒的廣告的拍攝成本可達幾十萬美金。


MacGuffin 公司拍攝食品廣告時使用的氣壓設備。

@Daniel Lewis



最后,來看看 Giralt 用他的專業自制設備拍攝的其他產品的幕后過程吧。


天降薯條——




360度無死角可樂——



媽媽說讓我一秒清理桌面——



夾心甜品上刑現場——



逼死潔癖癥——



艷光四射的雞尾酒——



忍者切水果——




地主家的傻兒子看蔬菜角斗士——



吱吱的可樂——




屁股被烤到彈起來肉餅——



機器手搖冰奶茶——





洗發水失足落水現場——



掉入冰與火的視角——




看完食品廣告的幕后制作過程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把速度放慢,什么垃圾食品看起來都會變得好吃。下次覺得學校食堂不好吃,反思一下是不是你的進食速度不對。記得用0.1X倍速進食,說不定就可以獲得廣告大片般的口感了!



廣告里會飛的食物竟然不是電腦特效,拍攝過程曾用到軍用設備

圖文簡介

廣告里會飛的食物竟然不是電腦特效